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 羁押状态。由于嫌疑人无权求助司法审查,法官对侦查程序亦无权介入,这一方面导致不必要的羁押大量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嫌疑人完全置于侦控机关的控制之下,其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166.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 羁押状态。由于嫌疑人无权求助司法审查,法官对侦查程序亦无权介入,这一方面导致不必要的羁押大量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嫌疑人完全置于侦控机关的控制之下,其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262.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 羁押状态。由于嫌疑人无权求助司法审查,法官对侦查程序亦无权介入,这一方面导致不必要的羁押大量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嫌疑人完全置于侦控机关的控制之下,其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610.html -
了解详情
重审和指定再审。为解决司法实践中发回重审、指令再审程序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2012 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 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 审判阶段 一审 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四类案件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 应当拘留、不需要逮捕、不批准逮捕、在押而被判决宣告无罪、在监管场所服刑期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释放。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制 20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514.html -
了解详情
提请批准逮捕的已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提请逮捕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七日内要完成审查、提讯犯罪嫌疑人、案管系统录入、汇报 并进行和解,最后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时,定会对公安机关的逮捕率造成影响,也会对侦查人员的执法观念和所付出的劳动显得有些不尊重。如果处理不好,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1.html -
了解详情
,则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从严掌握,不可滥用。[8]同时还应将延长的审批权赋予检察院,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督。 2将鉴定结论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未作出纳入刑事拘留 拘留措施等违反程序获取的非法证据予以排除,由侦查机关承担因程序违法而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后果。以此遏制侦查机关不当适用刑事拘留措施的行为,真正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32.html -
了解详情
。[7] 由此可见,从遵守所加入的国际公约的角度来看,即使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不能将无罪推定原则在总则中予以明确肯定,至少也应作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了特殊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该条还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30.html -
了解详情
取保候审。根据公安部《规定》第63条第5、7项的规定,对提请逮捕后,检察院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移交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 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38条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281.html -
了解详情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地方检察机关都对破案率、立案率、不批准逮捕率、不起诉率(尤其是逮捕后的不起诉率)作出了几乎苛刻的限制性规定,并为此构建了 次数做出明确的限制,甚至主张确立辩护律师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的在场权。而无论是最高检察院还是公安部,都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推行或者准备推行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使得侦查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