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障双方当事人对等的辩论机会。法律可明确需要书面释明的事项,如举证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及诉讼程序告知书等,都可制作格式文本,送达当事人,法官 问题探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7.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应当以先作出生效判决为准,而不应该作出相互冲突的民事或行政判决,即使在行政案件或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生效判决对善意取得认定错误的,只有通过审判 ,并经法院生效判决确定该房属其所有,法院已向甲地房屋登记机关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请求甲地房屋登记机关撤销乙的房屋所有权证。甲地房屋登记机关经审查属实,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1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用工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类型民事案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审判实践中的劳动争议 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员会在程序上做出不予受理的书面结论(包括裁决、决定、通知书三种形式)。因而,凡当事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而仲裁委员会未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96.html -
了解详情
之久未动。 (四)物质装备和经费保障方面 基层法院及派出人民法庭审理了大部分民事案件。但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办案条件不佳,有些法庭没有每人配备电脑、传真机等办公 中,应始终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加强调解力度。首先,在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调解。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收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10.html -
了解详情
引用法条序号,尽量同时引用法条中的相关文字内容。 需要明确再审的法律适用规则。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再审程序中,遵循《立法法》的规定,依次选择适用与《民事 和指定再审情形下,再审法院收到上级法院再审裁定后向当事人实际送达起诉、应诉通知书的期限,以便促督接受再审的下级法院增强再审时限观念,在收到再审裁定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6.html -
了解详情
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民事案件大量增加,在审判实践中,送达难已经成为困扰各级法院的一个难题,如直接送达 即产生效力。[⑥]台湾地区的民诉法第152条就规定:公示送达,自将公告或通知书粘贴牌示处之日起,其登载公报或新闻报纸,自最后登载之日起,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5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若干规定》以及2003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然而,对于小额诉讼程序却没有片言只语的规定。法律 审批权,不必由庭长签发文书。同时,应加强并提前诉讼指导的环节,在发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很有必要的。 4、庭审 小额诉讼庭审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10.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3条举证指导、第33条送达举证通知书以及第35条告知变更诉讼请求等即属法院的释明。参见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 ,前述著述的分析仍将其定位于有关事实的释明。 [41]参见段厚省:《论民事案件裁判方法在事实和法律之间探寻》,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5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它们包括:(1)当事人有出席对抗性口头听审的权利;(2)武器平等权,在民事案件中,即使与对方当事人相比没有处于实体不利地位的情况,每一方当事人都 的机会,这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如果法院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及开庭传票,而当事人在收到这些诉讼文书以后故意不答辩或者不到庭参加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3.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应当以先作出生效判决为准,而不应该作出相互冲突的民事或行政判决,即使在行政案件或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生效判决对善意取得认定错误的,只有通过审判 ,并经法院生效判决确定该房属其所有,法院已向甲地房屋登记机关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请求甲地房屋登记机关撤销乙的房屋所有权证。甲地房屋登记机关经审查属实,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