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法院作出移送管辖的裁定,当事人有无异议权与上诉权,民事诉讼法亦未涉及,这就是使审判权在管辖方面的扩张无以限制,这无疑与民事诉讼是私权诉讼的原则 《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李浩: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4期。 [9]方流芳: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60.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但司法实践证明,要找到这一平衡点很难。我国现行不完善的附带民事诉讼立法,对被害人保护十分脆弱,且在理论和实践中造成种种混乱。而周全、细致的立法规定 上的混乱,又能向被害人提供更完整的、全面统一的民事救济,并能确保当事人的诉权,彻底解决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合并审理造成的各种冲突。 (二)迳行判决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此外还应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承认制度。承认不仅可以在庭审中作出,而且在庭前程序中也应得到充分重视。在庭审以前,每一方当事人有权以书面方式就 不予受理的形式作出。对此裁定,当事人有权上诉。修订此条的本意在于赋予当事人上诉权来保护起诉权。然而,完善的法律并未受到预想的效果,起诉难现象仍未改观,某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99.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的差异易导致同级人民法院互相推诿管辖责任,既不利于被害人行使自诉权,又不利于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地查明案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基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 告诉权利。这条规定可以说是自诉案件可分性的具体体现。自诉案件的可分性实际上是民事诉讼中处分原则在自诉案件中的贯彻和运用,即赋予自诉人对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0.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撤销该行政行为,而因行政审判不能评价民事争议,所以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仍未得到明确保护。此时,主张权利的一方可以在民事诉讼中通过证明争执不动产所有权的归属, 后民事的问题,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作为民事案件的证据采用。 2.当事人先不知道对登记行政行为的诉权和起诉期限,后在民事诉讼中才知道的,但对有异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09.html -
了解详情
萌芽”。[6](P236-237)后世有学者把罗马法中的诚信原则称为“真实义务”,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负陈述真实情况的 1、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独特的功能。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是独特的,它对于制约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防止诉权、审判权的滥用,同时弥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7.html -
了解详情
,但若系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其代表集体组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有法理上的悖谬,因为从民法理论来看,集体组织作为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其享有对其财产的自由处 的主观愿望,可在量刑时酌情从轻的情节中予以考虑。4、关于附带民事诉讼中先予给付的问题。对于确因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及其亲属生活十分困难或被害人急需医疗费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制度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在审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多年来我国司法工作经验的总结,在纠正错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发出,即宣告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讼活动终止,民事主体期待胜诉或者满足诉讼请求以及证明诉讼请求成立的权利随之消灭,这样驳回通知书驳回的不仅是当事人的诉权,也驳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官就是要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的行使,而且将自己的法定审判权规制到以当事人为中心的价值框架中,因为“在民事诉讼中所涉及的纯诉讼程序问题和诉讼 诉讼权利,这样“压制”法官在民事诉讼审判中的作用发挥,但是要知道,一方面,司法人权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法官服务型已经成为国际趋势和历史潮流。另一方面,乞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3.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中基本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诉讼模式,即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根据当事人主义,请求权利保护与否, 的关系上讲,作为审判权行使者的人民法院必须保证当事人诉权的有效行使。因此,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限制不应作绝对的理解,换句话说,法院应当有一定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