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与法官调解结合在一起的审理方式,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以准备程序+主要期日开庭审理第二种审理结构取代当时仍占主流地位的准备+开庭准备+开庭的 1339(July1994). 转引自注1,第126页。 [8]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模式转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48.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那么,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排除与否的决定宜在哪一阶段做出呢?对此也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在审前准备阶段就对是否排除做出决定;第二种是在法庭 根本上消除非法证据的影响,取得最佳的排除效果。不过,采用这一排除方案需要以下条件来支撑,首先是民事诉讼程序要分为审前和审理两个阶段,并且每一个民事案件都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4.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的危险性,即一些生效裁判很可能与实现实体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这一民事诉讼之根本目的相违背,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社会公众对司法不信任的程度。 其次 的规定如何适用可能也是存在问题的。《解释》第38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认定事实不清的,应当在查清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
人独任审理。对于案情重大、复杂,涉及面广,争议较大的案件,则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判。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适用 适用独任制还是合议制。第二审程序不能适用独任制,亦即上诉案件不可以适用独任制进行审理。如果《民事诉讼法》增加小额诉讼程序的,其一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56.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特殊类型的案件外,都要适用诉讼程序。即使适用特别程序,或适用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各类案件时,如果 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根据以上两条,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精神病人,对他们的监护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58.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再审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审判程序,它不是每个案件必经的审判程序,而是在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之外的,不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经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启动再审的情形。 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按照案件再审启动或者接受再审案件法院的级别与方式不同为标准,区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交给下级法院管辖。其次,它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尤其是审级利益,管辖权下放性转移(包括第二次下放转移)实际上剥夺了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接受高级别 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⑦]蔡代玲:民事诉讼管辖若干问题探讨,载曹建明主编:《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78.html -
了解详情
权上提一级后,由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在性质上属于提审,按照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提审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申请再审权上提一级后禁止当事人对再审裁判提出上诉,避免再审诉讼的无休止进行,可以达到节约司法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4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规定在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一审诉讼程序第三章证据的第七节保全证据中,从第234条至242条对民事诉讼证据保全程序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确定 证据保全无论是向人民法院还是向公证机关申请,均应当坚持便于人民法院审理,便于当事人诉讼的两便原则。即应当基于方便申请人以有利于证据保全的顺利进行来考虑,在通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07.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法学丛书,1984. [3]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89. [4]张健.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与完善.载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6525,2005年12月20日。 [5]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