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规定,提出行政诉讼管辖异议的主体是“当事人”。该法律规定具有含糊之处,对此条文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对行政管辖异议的提出 两个主体都是被动应诉。因此,“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的主休是被告和第三人,与原告无关。 (3)在民事诉讼中,若是被告提起反诉,则本诉中的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87.html -
了解详情
等诸多权利和自由,因此对受处分者提供司法保护乃法治主义应有之义。实践中将学校纪律处分纳入民事诉讼的范围,侵害了学校的管理自主权,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维护 专家,它对学校管理的认知与经验水平肯定不及学校当局,所以将学校的纪律处分纳入民事诉讼的范围不符合教育规律。但是如将其归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方式提起,在我国相关立法中,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1993 年 4 月 17 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不服政府或房地产 其裁决对象为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侵权赔偿金等,这些与民事诉讼请求亦有相通之处,因此在不服行政裁决的诉讼中,也应赋予法院司法变更权。否则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491.html -
了解详情
,有必要通过立法或解释加以明确。3、举证期限行政诉讼中,根据当事人身份的不同,被告举证期限为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因不可抗力或客观上不能控制 极高(仅次于客观真实标准),一般只适用于剥夺生命和自由等重大权益的刑事诉讼中,在我国民事诉讼已从证据确凿标准后退,改采“优势证据”标准(作为一项质量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225.html -
了解详情
欲在王室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起点。根据当时的规则,没有令状,任何人不得在王室法院进行诉讼。[31]所以,\"在令状体制下,若欲求得法院之救济,则 救济的完善 (一)协调我国公民知情权救济中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建立行政复议前置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3条第2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28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参考法条:1、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 溯及结婚之日。而且宣告婚姻无效的,即可以发生在该婚姻关系当事人生存期间,也可以发生在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死亡后。(4)提起诉讼的权利人不同。离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303.html -
了解详情
去处理的普通法院体系不同的行政司法审查制度。 二、诉讼类型中的几个问题 对于诉的类型的研究, 向来是德法两国尤其是德国行政诉讼法学的重点,并且已经形成了 或许可制度,以明确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 二是要明确公益组织提起诉讼应当与自身所代表公益的范围和内容相适应。 (三)规范审查之诉 在我国,什么级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497.html -
了解详情
所示(于文末处,其他表同)。 行政诉讼中第三人存在如此高的频率,可能是在行政实体法上,行政权行使中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与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性 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22]行政诉讼中的撤诉与民事诉讼中的撤诉不同主要为:适用情形、法院审查力度、运用方式以及效果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751.html -
了解详情
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行政合同具有与民事合同诸多不同的特征,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因行政合同发生的许多争议很难完全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例如,行政机关与 权益有时会很难得到有效救济。根据多年来许多地方法院的行政审判实践,这类案件采用行政诉讼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解决对保护行政相对方权益较为有利。但是,由于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51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处罚等其它领域。行政法上连带责任的实现有赖于建立或重构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第三人制度,建立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合并审理机制。行政主体在承担责任后要 的连带责任类型。根据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性质的不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连带责任主要可以区分为行政处罚连带责任和其他连带行政法律责任。这类行政连带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