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某种犯罪,在行为人已满16周岁以后又继续实施相同犯罪的,是否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具体情况应当作具体分析。如果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 的假释,符合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的,可以假释。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确地认定未成年人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74.html -
了解详情
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仅要在量刑环节适用,在行刑过程中也要贯彻。在行刑过程中服刑人的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很大变化。个人的情况不同, 对其刑事责任都产生影响。因而,根据这些情况依法该减刑的减刑,该假释的假释,该撤销缓刑的撤销缓刑,该撤销假释的撤销假释。有些犯罪,刑法规定在判处严重处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为更好地遏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以严重刑事犯罪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累犯又是犯罪情节严重的情况之一,将其加以深入研究,既是刑法理论的需要 、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累犯适用刑,确定刑事责任时,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54.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应当规范巡回检察制度,明确规定巡回检察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常年关押人数少于500人的小型监狱和低度戒备等级的监狱、看守所。对于大中型监狱和高度、中度戒备 ,他们可以巡视监狱,检查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主持假释委员会会议,组成专门的刑罚执行法庭,审理、裁决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变更执行案件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3.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被害人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十日以内,申请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 。 第二百二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 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的集中体现,因此应与累进处遇制度相配套,扩大适用假释。目前,我国假释率严重偏低也与累进处遇制度不完善有一定的关联。 分类处遇制度,是指对新入狱的 的专家和必要的设施及经费,科学化程度还不高。 开放式处遇制度,是指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铁栅栏、手铐等形式,减少对犯人自由的限制,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8.html -
了解详情
的集中体现,因此应与累进处遇制度相配套,扩大适用假释。目前,我国假释率严重偏低也与累进处遇制度不完善有一定的关联。 分类处遇制度,是指对新入狱的 的专家和必要的设施及经费,科学化程度还不高。 开放式处遇制度,是指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铁栅栏、手铐等形式,减少对犯人自由的限制,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17.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英国、乌克兰等)继废除死刑后,并没有废除终身监禁刑,而且对最严重犯罪适用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比例还有所增加。可见,终身监禁刑作为一种死刑替代措施,已经成为 ,会通过减刑制度这一中介,而波及无期徒刑,造成无期徒刑适用中的难题。 可以说,这一矛盾在规定有死刑的情况下并不明显,但在废除死刑后却凸现出来。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07.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八)补充了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扩大了不得假释的范围。 3.扩大了特殊累犯的范围。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和第六十 期的监督,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一条第二款同时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3.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八)补充了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扩大了不得假释的范围。 3.扩大了特殊累犯的范围。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和第六十 期的监督,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一条第二款同时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