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后来的法律研究者们不断地去对传统的法学理论进行批判,使美国法律思想史上不断出现哈特-富勒之间的法理论战、哈特-德沃金之间的法理论战。三次著名的法理 或法理学已确定的多重关系中去思考它们。'利益平衡观'停留在当人们看见利益的时候不能告诉人们怎样去识别利益的水平上,更不能去研究它们怎样或应该怎样去平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策略与技巧》:朱德锴,法律出版社,2012年。21.《律师如何思考:民商事案件思维与诉讼策略》:周吉川,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22.《审判 《经理人员的职能》:巴纳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32.《西方管理思想史》:郭咸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3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932.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法律是什么曾经并且一直是西方法理学界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至今对之仍争论不休。在法律思想史上围绕此问题一度出现过两种相去甚远的法治或司法理想,亦即法律 ,关注和研究现实问题。法律哲学的根本问题,同一切文化性质的身份问题和政治性质的认同问题一样,都来自活生生的具体的世界空间的体验:来自中国法律制度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2.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实现的。他们在任上,将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变成政治现实。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孔子的道德理想国中这些优秀的读书人怎样才能走入君王的视野? :论语要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5}刘泽华 葛荃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6}顾立雅著 高专诚译.孔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43.html -
了解详情
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vii] (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夏军:《非理性及其研究的可能性》,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xlvii] 儒潘基奇:《比较刑事法的若干法哲学思考》,载《比较法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1.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者为中心,以苏联的法律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一度显现出兴旺蓬勃的景象。但是由于二战后冷战的开始,美国和苏联的对立,以及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 年)。 [37] 参见:[日]岩田新著《日本民法史民法を通じて见たる明治大正思想史》第41页(1928年)。转引自:《民法学说百年史》第2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99.html -
了解详情
之源。8 (三)宪政制度与自由精神的互动 英国独特的宪政模式中存在着社会史与思想史、宪政制度与自由精神的互动。英国的宪政制度如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 年戴雪在《英宪精义》一书中,分析了英国宪法,从对英国宪法和法律的研究中寻求对英国宪政精神的更成熟的见解。他说明英国宪法最基本的原则是议会主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2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另一个论述脉络,也就是为现代政治哲学广为关注的政治合法性的证立问题。虽然在当代西方思想史研究领域中存在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的对立,二者在研究取向上 宪法典》中有关主权的民主理论是边沁早期主权学说的自然延伸,并且与那里的法律理论保持了完美的一致。 [17]实际上,正如奥伦本达教授所正确指出的那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26.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者为中心,以苏联的法律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一度显现出兴旺蓬勃的景象。但是由于二战后冷战的开始,美国和苏联的对立,以及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 年)。[37]参见:[日]岩田新著《日本民法史-民法を通じて见たる明治大正思想史》第41页(1928年)。转引自:《民法学说百年史》第27页,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33.html -
了解详情
并进一步提升为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问题阈。 综观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史,我们发现,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 所谓中国语境下的施米特问题,如果从积极的建设性的方面来说,就是促进我们思考有效国家权威之下的宪政改革,对于我们来说,宪法政治意味着通过国家的法治权威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