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简短之长,但却缺乏构成要件之明,这种非科学的刑事立法应当修正。综上所述,情节犯虽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犯罪形态,但事实证明它本身存在着许多难以弥补的缺陷 筛选后的情节构成因素不同而分别规定为结果犯、危险犯或行为犯。如:侮辱罪中手段恶劣的可以直接规定为行为犯;而手段一般的,须以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19.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实施故意杀害、伤害、猥亵、侮辱等行为,在数罪并罚时要依法体现从严。 《意见》第二十九条针对实践中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处罚上较 参与出卖亲生子女或收买妇女、儿童为人妻、人子的特殊情况的刑罚作出了规定。强调的原则是只依法追究其中罪责较重者的刑事责任,对于其他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4.html -
了解详情
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相当程度上被客体化,他们被认为是犯了罪的人,只有接受追究的义务,其合法权利往往被视而不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 到支持;妇女遭受他人一般程度的诽谤、侮辱能够要求精神赔偿,而受到强奸犯罪侵害却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这样的刑事政策中, 被害人个人的权利完全淹没在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5.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法律意义的过错,这种过错直接影响刑法对其法益是否值得保护的判断,由此而否定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被害人承诺中,只要其实践方式没有侵犯他人或社会、国家的权益 通说的立场显然会不当地缩小或扩大本罪的处罚范围,导致本罪与刑法第246条的侮辱罪不平衡,而且有违反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嫌[13](P.699)。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3.html -
了解详情
,殴打他人导致皮下出血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的骂人也会构成侮辱罪,如此等等。我们也能看到类似案例。但是,符合国外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且具有违法性、有责 化的历史。20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只有犯罪化,而没有非犯罪化。20世纪中叶的刑事立法实践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仅进行犯罪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仅进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5.html -
了解详情
就具有形式的性质。这时,只要完成犯罪构成中所指出的行为,就被认为是既遂罪。[②] 还有学者认为:刑事法律上认为作为或不作为之事实本身就成为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 遂的行为犯,由于它们无未遂形态,不能因此以为它们也无预备或中止形态。比如,侮辱国旗、国徽罪是这类行为犯,如果行为人准备了站污物和点火用的汽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78.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也就决定,单位犯罪只能是故意犯罪。对于在单位发生的过失犯罪,应由有关个人负责,单位不应承担过失的刑事责任。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是单位犯罪区别于自然人犯罪的 地推论,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用人单位,而实行的是代罚制,即刑罚对象是直接责任人员。 关于新刑法第250条规定的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8.html -
了解详情
人之感受等一系列主观性因素。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为侮辱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之一的情节严重也往往离不开被害人自身的感受(司法实践中常以被害人不堪受辱而自杀或者 美、英等西方国家,是一种早已有之、正当盛行的刑事司法改革措施之一,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政策,对犯罪者而言则主要作为刑罚替代手段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4.html -
了解详情
,有必要科以刑罚,实现对已然之罪的惩罚、对未然之罪的预防,但国家刑罚权的行使并不应剥夺公民赔偿权的行使。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应顺应现代刑法价值观的发展, 如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的犯罪,如侮辱罪、侮辱妇女罪、强奸罪。当然,一些双重客体的犯罪如果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6.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治国最根本要求就是要依宪治国,发挥宪法对部门法的统领和维护法制统一的作用。在我国的刑事法治实践中存在大量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滥用国家刑罚权 以防止公共官员或公共人物滥用名誉权,妨碍公民的言论自由的行使,因此涉及到公共官员或公共人物的诽谤罪和侮辱罪也应受到法律的严格审查,以保障和维护言论的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