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只有采取“诉讼”或“仲裁”方式主张债权,才能在此成为代位权的法定抗辩事由。除此之外,债务人已通过其它任何私力救济途径向次债务人主张债权, 、免除、让与或者其他足以使代位权行使失去效力的行为,否则,债权人还将主张撤销权。对于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理论上一般认为债务人无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2.html -
了解详情
载明的财产权利与证券本身不可分离,以证券来表彰权利;证券债权的主体变动往往在债权人之间进行,有价证券的义务人往往是特定主体,其义务人的身份往往不可变更。证券化债权与普通 第一,当出质人背着质权人将出质的债权转让的情况下,质权人可行使撤销权;第二,在未经质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出质人与第三债务人不得变更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717.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取得物权的形成判决包括三种:(1)依据“民法”第74条关于暴利行为之规定而撤销不动产物权行为的判决;(2)依据“民法”第244条关于诈害债权行为之规定而为的 自始无效。例如,债务人A为逃避债务将房屋抵押给B,债权人C行使撤销权,那么当法院作出的撤销A与B之间的抵押合同的判决生效时,房屋上的抵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39.html -
了解详情
自始无效。[49]例如,债务人A为逃避债务将房屋抵押给B,债权人C行使撤销权,那么当法院作出的撤销A与B之间的抵押合同的判决生效时,房屋上的 有效,12套商品房的产品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即视为转移给江阴第二纺织厂等债权人,不属于破产财产。[52]但笔者认为,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无论是经过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73.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规定。如果这可以接受,则减价权的除斥期间为1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给付物存有瑕疵而应减价之时开始计算。 这样一来,恐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688.html -
了解详情
: ( 1) 请求确认合同无效虽然必须以诉讼或仲裁的方式提起,但本身并不属于形成权的范畴,此类判决不属于形成判决。因为存在合同无效的情形时,合同双方 不能依我国《合同法》第 74 条之规定行使撤销权,此时会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 四) 民事调解书不属于形成性法律文书 比较法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3.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并不要求判令对方履行某一民事义务。当事人之间没有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之争,法院的裁判不存在执行问题。[12]由于确认之诉仅 其他债权人不能依我国《合同法》第74条之规定行使撤销权,此时会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四)民事调解书不属于形成性法律文书 比较法上,不少国家和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75.html -
了解详情
与利益密切相关的知情权、债权申报权、公平受偿权、破产财产调查权、债权审查权,以及参与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和申请对不合法决议撤销的权利。然而,与普通商事 难事,而且成本很高,所以,客观上债权人特别是小债权人难以行使其债权人权利。因此,作为债权人行使权利的基本组织形式,债权人会议的作用也将受到极大的质疑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937.html -
了解详情
对破产财团享有控制权,破产管理人存在着违反信义义务为自己牟利、损害利害关系人(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利益之可能性,因此,建立破产管理人权力制衡机制不可或缺。 于行使权利并超脱于责任之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如对可撤销行为怠于行使撤销权、利用其破产管理人地位为自己牟利等。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0.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折价协议),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其他债权人即被授予撤销权。这是一项可以决定交易行为(折价协议)效力的权利。再如 人乙公司欲转让其对技术成果所享有的权利,但却没有给甲公司提供优先受让权的行使机会,直接和丙公司订立技术转让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受让权没有得到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