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降低对裁判的可接受性以及作出对司法制度运作的不利评价。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在心理层面上对裁判的可接受性,是裁判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 件)、审查起诉、一审和二审阶段请求聘请辩护律师的(68件)、不适当的减刑假释(27件)。余下来的560个案件属于当事方针对终审裁判而提出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11.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 司法部2003年1月7日发布了《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 不仅如此,一些省(区、直辖市)级的司法机关(法院与检察院)也时常 的缺陷,请参见陈卫东、李奋飞:《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之重构》,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7]客观地说,不论是79年的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0.html -
了解详情
公约》绝对禁止的是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而我国刑法中的无期徒刑,由于减刑、假释制度的存在,实际上,一般都是执行1516年左右就予以释放,因而,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31. [3]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A],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34. 高铭暄 张 杰 【作者介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7.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大检查过程中,超期羁押问题被列为跟刑讯逼供、律师被迫害、执行过程中减刑假释问题的滥用并列的四大问题之一。刑讯逼供是最严重的,然后就是超期羁押。 对超期羁押怎么分析呢?核心在哪里?根据我个人的一点研究,我认为超期羁押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国的未决羁押制度基本是法治建设的一个盲点,没有被纳入真正的司法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00.html -
了解详情
年10月1日《物权法》施行。 2、教育文化权利。中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的自由;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国家大力发展教育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外国籍罪犯会见通讯规定》等规章,对在押罪犯的合法权利进一步作了明确的规定。2004年,监管场所普遍推行了检察官接待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01.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都有现实意义。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政治文明研究和政治文明建设将普及到社会政治生活的不同层面,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政治制度 处理。对此,我支队专门建立了相关的减刑假释细则,但无论是条例,还是细则,似乎都将这条规定视为公安内部的行政审批制度,没有较多地考虑已决罪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66.html -
了解详情
说服教育、职业技能培养、资助涉恐囚犯困难家属措施,建立管制强度递减的关押制度对涉恐囚犯进行去激进化改造。 【关键词】恐怖主义 罪犯改造 心理学 当前,我国 言行激进,极度对抗,不配合管理;有的则非常合作,希望早日减刑出狱,重返恐怖主义道路。 实证研究已证实不确定性因素在人的激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432.html -
了解详情
轻微的犯罪,体现了非刑罚化;刑法典有诸多制度保障实现非刑罚化,如缓刑、假释、减刑等制度和免除处罚的情节,有助于实现非刑罚化;我国刑法 [J].前沿,2010(23):125129. [8]高铭喧.风险社会中刑事立法正当性理论研究[J].法学论坛,2011(4):511. [9]马克昌.刑法学正[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89.html -
了解详情
职守。 四、 依法治监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当前,在依法治监的理论研究与运作实践中,尽管不乏有一定深度的基础理论,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实务操作。但是 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的各种监督,促进监狱机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证监狱机关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执法活动中依法办事,避免司法腐败。当前,不少省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5.html -
了解详情
经各刑罚执行机关申报,人民法院审核裁定或批准机关批准后,可对囚犯予以减刑、假释或监外执行。 三、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对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大致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415页。 [11]粤高法发[2008]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