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并于同日公布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三)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四)共同犯罪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71.html -
了解详情
变革的领导者,那么,究竟谁来负责执行立法机关通过、代表全民意志的法律呢? 不仅如此,这种由司法机关主导的法律改革,几乎普遍落入到利益重新分配、权力再行配置 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如量刑程序、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至于在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基本权利保障方面的改革,司法机关很少主导加以推行,而最多在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4.html -
了解详情
的50项改革项目也基本完成。主要表现在:改革和完善死刑核准制度。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从2007年1月1日起统一行使死刑 现行体制下,国家权力资源配置在许多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带来司法机关内部的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配置的不合理,关系不顺、运作不畅,使司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24.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的权力,遵从法律就是一句空话。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常常不能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不是只服从法律,而是 处理程序中发现有犯罪事实存在时应当首先由有权管辖该案件的侦查或者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追究。确立刑事优先原则的必要性,首先在于,刑事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74.html -
了解详情
一原则基本含义有二,一是刑事诉讼程序只能由国家的立法加以规定;二是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的职权,司法机关不得行使,司法机关更不能违背刑事诉讼法所明确规定 在事实的认定和证据运用上的任意性,可以确保死刑判决的公正性,实现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 两个规定是全面准确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贯彻党和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44.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担保作用。第四,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遵守的规定,承担的义务,违反规定的后果,以及执行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的程序等,法律都没有相应的规定 驱逐出境和一部分剥夺政治权利及余刑为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管束和监督的任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执行刑罚的执行。这就使我国现行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7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结构性缺陷。因此,我们建议对于非暴力犯罪严格控制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况,[3]限制对暴力性罪过多适用死刑。适当延长有期徒刑刑期,同时改变对无期徒刑转化为有期徒刑 措施。另外,我国对非监禁刑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缓刑的管理形同虚设),也使得司法机关对非监禁刑的适用有所顾虑。 社区矫正在我国尚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结构性缺陷。因此,我们建议对于非暴力犯罪严格控制死刑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况,[3]限制对暴力性罪过多适用死刑。适当延长有期徒刑刑期,同时改变对无期徒刑转化为有期徒刑 措施。另外,我国对非监禁刑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缓刑的管理形同虚设),也使得司法机关对非监禁刑的适用有所顾虑。 社区矫正在我国尚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14.html -
了解详情
不杀的刑事政策。马克昌先生总结死缓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严格地控制了被执行死刑的人数,使因犯罪被处死的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最严重 进行区分的,很明显,初查是对被举报人是否启动司法程序的一种缓冲地带。这一缓冲地带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一方面,职务犯罪一般不会自行暴露,嫌疑人投案自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52.html -
了解详情
个。这样,以不同方式在实质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及地区的总数已达123个,而保留并执行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仅为71个,废除死刑与保留死刑的国家之比接近2∶1。当前 ,二者缺一不可。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应当严格适用刑法中对死刑限制的条款,在死刑裁量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限用原则。我国关于适用死刑的刑事政策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