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存的证据进行篡改加工,从而变更证据效力的行为。[10]最后,从逻辑上看,如果第306条中的证据泛指一切形式上的证据材料,那么,第306条就没有必要 。[15]反而言之,如果律师在法庭调查阶段因为使得证人改变证言而被归罪,那么,律师的询问权将很有可能成为使其身陷囹圄的陷阱。 二、程序:如何追究律师伪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38.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思维的范畴。它既不是某种原理或普世价值的行动指南,也不是由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而仅仅是以例为标准通过与待决案件事实 性特征也决定了,案例指导不仅仅在法官与律师等有关法律专家所参与的诉讼审判活动中具有专业技术上的要求,重要的是它还是当事人在诉讼活动或社会生活中自主处理社会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47.html -
了解详情
的侵害,也产生司法判决公信力和可接受性丧失的行为后果。司法判决是言语行动的过程,有效的司法判决来自于司法判决中言语行动的有效性,即言语行动者必须遵守平等的 说者的权利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因为在法庭上,当事人面对的是有专业知识的法官,当事人虽然可以请专业的律师,但囿于律师自身及其他各种因素制约了当事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0.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思维的范畴。它既不是某种原理或普世价值的行动指南,也不是由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而仅仅是以例为标准通过与待决案件事实 性特征也决定了,案例指导不仅仅在法官与律师等有关法律专家所参与的诉讼-审判活动中具有专业技术上的要求,重要的是它还是当事人在诉讼活动或社会生活中自主处理社会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2.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没有必要。他说,其实法院所担心的是否再危害社会定性上的主观随意性问题,完全可以用现有制度解决。法官听被告律师和检察官在这方面进行举证,法官居中裁判就行 》和《关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审查处理规则》,就如何启动执行听证程序等进行规范。对执行中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的审查和对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7.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较为发达国家如何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何保障控辩双方尤其是诉讼当事人(包括被告人和被害人)参与量刑活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在自省的基础上反思如何 的目的是协助检察机关向法庭证明发生了犯罪以及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在这一阶段,被害人陈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犯罪行为是否发生、如何发生、被告人是否为犯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处理等,这对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的义务和责任,规范警察在出庭作证程序中的行为,保证公诉的有效性以及保障控辩双方的公平质证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证据准备规则,要特别审查需要在法庭上展示的证据是否具备法律要求形式要件,物证的提取、保管是否符合法定的技术规范和科学规律。 3.签定诚实作证承诺书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24.html -
了解详情
即可。 第二,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以对抗制为特征。对抗制意味着当事人及其律师在证据的收集、提供的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证据依据提出主体的不同 制度的规则主要规范的对象是法官的行为,但这绝不是说这些规则对当事人而言就毫无用途。无论是当事人收集、提供证据的行为还是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举证、质证的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1.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的证言进行了审查判断,并只采纳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为审判依据,则证人在法庭作证前所提供的一切证言笔录和其他资料,法庭在判案时皆不会予以考虑。这就消除 拒不到庭作证或作伪证。为使证人安心作证,自觉地履行其作证义务,法律把阻碍证人作证的行为视为犯罪,并加以惩罚。这样做,可使证人彻底消除顾虑,在作证时毫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2.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的竞技,容易导致混乱和不公正。在诉讼活动中,为了规范控辩双方的诉讼行为,防止诉讼的盲目性、裁决的随意性而导致的不公正,有必要确立一系列规则,使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等必须在法庭上经过讯问、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就要求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理应得到落实。证人不出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