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效力,而西方国家通常是从处分原则和辨论原则出发赋予其对法院的约束力。 就此,笔者以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际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的 中主张被解释为见解,具体到民事诉讼之中,这种见解可以被理解为当事人对其权利是否享有和是否受到侵害的见解,也可以被理解为当事人对权利发生、消灭所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9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时,在总则中增加有关释明权规定,并把该规定作为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应强调该规定是一个强制性条款,审判人员必需 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理解,不清楚的要耐心解释,直至清楚为此,并要记录在案。其次,规范释明权行使的的条件和范围。在对抗性较强的民事诉讼模式中,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化模式,使那些决定司法化程序的基本原则贯穿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规范之中,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参与和及时的原则。公平意味着解决管辖权争议的程序在运作中能够达到在程序 诉讼制度变革》,叶自强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版。 3、《民事诉讼基本结构》,王福华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2月版。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38.html -
了解详情
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106页。 [13]此处所谓之处分权原则是就狭义而言的,并非指涵盖了辩论 请求,否则即为多此一举。 [26]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初衷是为了运用国家权力对当事人进行救济。释明权属于诉讼指挥权的范畴,是法院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指导和控制的一种权利。释明制度是实现法律程序正当和司法资源 素质有待提高,庭审过程中法官对当事人已引证的法律的理解是否正确可以行使释明权。对法律原意的开示,应作为法官的释明职责加以明确。法官应向当事人告知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4.html -
了解详情
。可见,《条例》强调过失在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中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侵权行为法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最基本归责原则的精神。二是《条例》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 纠纷的处理采取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对处理医患纠纷的司法解释是对民事诉讼程序适用的法律解释,其效力显然高于行政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4.html -
了解详情
诉宣告婚姻有效与无效。 对于行政诉讼而言,若女方不存在分娩不满一年的情况,男方不通过民事诉讼离婚,而通过行政诉讼离婚,应如何解决?是否可以考虑在行政诉讼法的 宗旨,结合《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及《民法》中公序良俗基本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比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例外法优于原则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2.html -
了解详情
和社会公共利益。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检察机关以公益代表的身份作为被告参与民事诉讼 基于民事诉讼的对审原则,诉讼的基本结构是两造对立,也就是说,任何民事诉讼要 的判决、裁定。就判决而言,一旦发生法律效力检察机关即有权提出抗诉,这一点的理解上并无分歧。而就裁定而言,我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诚实信用,即要求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必须维持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即维持实质意义上的公平。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否应该作为一项民事诉讼法上的基本原则的问题,本文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因此,对于诚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抗诉程序检察机关举证责任及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法院 罗朝栋 2002年4月1日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 左右或无所适从。 2、检察机关举证规则。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诉讼活动中,以调查取证方式来落实举证责任。根据抗诉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