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方法,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均为债的发生根据。有关法国民法典中的债法体系,参见拙作《当代中国民事立法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71 [9]魏振瀛:《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从物权法到民法典的制定,《现代法学》2006年第3期。P.61 [10]王利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4.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的理由就不应当抛弃,相反应当继续加以保留。这就决定了我们应当在民法典的制定中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有学者认为,人格权与人格制度不可分离,因此,人格权 的民法典,是一部应当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法典,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与德国、法国民法典制定时绝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以及高科技发展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6.html -
了解详情
的指导思想是:维护正义与公平、保护人权、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关系变化的要求利于对其进行有效调整等。所谓“正义”,按其首创者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是德国结构模式还是法国结构模式还在争论不休,尚无定见,而这些争议势必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民法典的制定。即使在这些问题上达到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27.html -
了解详情
时期,即所谓神学时期、形而上学时期和实证主义时期,他认为实证主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把这种实证主义运用到法律领域,便有了实证主义法学。这是一个广泛 中心。不仅如此,随着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19世纪出现了法国和比利时的注释法学,他们以注释法国民法典为任务,侧重于该法典的逻辑解释,是分析实证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2.html -
了解详情
这也为知识产权法有所归属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纳入民法典 1.法典的制定当今社会法典制盛行,而中华人们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正在进行。部分学者认为民事权利理论的革新 的意义是使得法律有更为规范而完整的体系,正如1804年3月21日法国所通过的《法国民法典》便是为了适应当时资产阶级的需要,而晚了近一个世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975.html -
了解详情
诚信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即使是制订民法典,仍然应当对夫妻财产协议应遵行上述原则作出特别规定,因为夫妻财产协议制度属于民法 网。[5]李明舜《民法典的制定与结婚、夫妻法律制度的完善》,《民商法学》2003年第1期。[6]罗洁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31.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方式,以条文众多、体系完备、逻辑严密为特征。各国民法典的制定,均有其目的与理想。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旨在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 法人设立原则、权利能力范围、法人机关及其责任、财团法人等内容。 第二,物权制度的完善。物权法主要调整财产占有关系和归属关系,它以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制度为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13.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活动走上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其标志就是民法典的制定工作全面启动。拟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是一部宏篇巨制。财产继承制度作为其中 限制执行遗赠扶养协议,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所欠的债务。 〔注释〕 ①1804年《法国民法典》将继承法规范列入财产取得编。 ②1837年英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5.html -
了解详情
看到民法典的政治目的和政治功能。卡尔。拉伦茨说:《德国民法典》的制定,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的一个政治结果。(《德国民法通论》第15页)在此之前 维度。我国民法学者能够古代法至现代法典中进行研究,但是许多基本的含义上因为历史的变迁多有不同。例如,权利在法国民法典中是指个人权利,到了德国民法典中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8.html -
了解详情
建筑物上的抛掷物也就存在着抛掷主体不明的状况,这是西班牙民法典制定时所没有想到的。《埃塞俄比亚民法典》关于建筑物责任的规定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它所规定一般 的责任,但对从建筑物上抛掷物件致人损害的责任没有规定。从立法的传承上来看,《民法通则》的规定兼有法国民法典的建筑物本身致人损害责任和罗马法上的建筑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