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趋于停滞时,社会的新陈代谢也趋于停滞,此时的社会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犯罪现象的绝对减少不过是社会陷于停滞不前的一种标志。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变动和 进步与发展,才符合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才能避免犯罪观的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也才能防止在控制犯罪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刑罚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认定。但司法实践当中,参与刑事诉讼的司法人员和辩护律师,往往忽略对行为人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从而导致冤案的产生,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本文通过论述认为: 或死亡。因为行为人并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因而在过失犯罪过程中,不存在行为人有预谋以及与此相关的犯罪预备情形。3、实际发生的结果,可能有行为人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63.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此款规定,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即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有的共犯者超出了共同的犯罪故意 的实行犯对此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如果知道共犯中有人临时起意,实施超出预先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行为,却没有积极制止该行为进行或是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就可以认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2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自然人,并且符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条件,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确定,必须根据 后,总有一些人是按照直接负责的人员的组织和指挥去积极贯彻、执行的,是在单位犯罪过程中起到重大甚至于关键作用的。这些人就是直接对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8.html -
了解详情
滴水不漏。犯罪手段隐蔽,并充分利用其学有所长的知识。在犯罪过程中,一改普通职务犯罪者那种手工操作、涂改帐目的手法,利用自己的职能和关系,或将资金转来转去,或 不健全,对权力的赋予和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从司法实践情况看,职务犯罪的产生都与权力的赋予和行使监督不力密切相关。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在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主观意向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主观意向都是朝着同一个特定的犯罪事实或结果展开,共同故意的一致性联系在实际上往往存在程度上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过限的时候,要把实行过限与临时起意的共同犯罪行为加以区别。所谓共同犯罪过程中临时起意的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共同犯罪人共谋犯甲罪,但在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1.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宪法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特别将“教育公民自觉遵守 犯罪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的优势。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职务犯罪过程中,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6.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新时期的新体现。 首先,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职务犯罪过程中,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机制、 了预防工作的提升。 2、预防手段单一、措施缺乏法律效力。目前检察机关进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措施主要以“检察建议书”的形式提出,但由于检察建议书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8.html -
了解详情
象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特定三类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包括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事实上,网络犯罪中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是危害结果最为严重的一种,因此对其采用严格的 性质和程度分别量刑。 (三)网络犯罪中的犯罪中止问题 所谓中止犯是指在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其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9.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物找人”或“以人找物”。而“计算机犯罪”,不仅人是隐蔽的,而且物也是隐蔽的,甚至犯罪过程及线索完全隐含在电子线路与电磁介质的“虚拟” 、多便,与具体法律法规联系紧密,这样更有利于严密刑事法网,及时打击“计算机犯罪”。 二是采取确定附属刑法“双轨制”的完备模式。所谓“双轨制”就是既规定罪状、罪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