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收入的减少。由于国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课征的金钱给付,其本质上体现的是国家行使管理职能的一种权力,也就是 利益代替传统犯罪客体概念中的社会关系是合适的。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权利或利益可以概括刑法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犯的所有内容。所有的犯罪都是对一定主体权利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438.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 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前款所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782.html -
了解详情
申报的规定不利于婚姻家庭,与《德国基本法》第6条对婚姻与家庭应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规定不符,从而认定其违宪而无效。[15]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变迁,国家应 引入家庭申报制度,其结果也不过是两套并行制度的简单拼装或嫁接,对纳税人的实体权利或义务并不产生实质的影响。因此,要引入家庭申报制度,真正实现其固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62.html -
了解详情
税收收入的减少。由于国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课征的金钱给付,其本质上体现的是国家行使管理职能的一种权力,也就是 利益代替传统犯罪客体概念中的社会关系是合适的。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权利或利益可以概括刑法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犯的所有内容。所有的犯罪都是对一定主体权利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61.html -
了解详情
筹划行为,是合法行为,这种主动节税纳税行为实现了项目扣除的减负目的,应受到鼓励与保护。此外,税务机关及其人员在法定的扣除范围、扣除标准内为纳税人核定 。 (二)不当项目扣除行为的责任追究 不当扣除行为不仅侵犯国家的税收权力、纳税人的税收权利,还危害社会利益、社会公德,如果不及时、严厉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15.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的权利。在土地税法中,赋予土地现值申报义务人选择按公告现值或市场价值申报的权利等。 (七)税收优惠条件的丧失 税收优惠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 程序法更新的,其程序活动依照新的税收程序法进行。但为了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对有利于纳税人的法律特别规定,可以溯及既往适用;在解释税法时,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829.html -
了解详情
,消极行政开始转向积极行政。于是,行政机关的行政权获得了空前的扩张,与公民权利零距离的接触面越来越大,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基本上纳入行政权的控制之下。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在税收征收以及税务行政处罚法律关系中还缺乏对信赖利益保护的明文规定,但纳税人的辩解是很有道理的,值得我们深思。综上,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89.html -
了解详情
防范涉税违法行为的措施,加大了打击偷逃骗税的力度;增加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纳税人依法享有权利的内容和条款;增加了征税主体的义务和责任等。但从 立法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二是与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服税收征收机关的征税决定、行政处罚,依法享有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决定权应由代议制下的立法机关行使,且依据法律保留原则,立法机关的该项权利具有排他性。逻辑基础-“代议制下的立法机关”比“握有行政权的统治者”更值得信赖-是正确的 条后半“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进行扩大解释,进一步权衡税法变化所代表的公益与纳税人的私益,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4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较早发现。德国首次运用一般法律思想理论,主张德国民法第618条含有社会的保护思想,适用于公务员法;并且主张依民法第618条规定的法律上的规则,存在 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即纳税人必须3年内主张权利,否则其权利行将失效。 「参考资料」 ①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