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关键词】利益观社会分析法学和谐社会 一、社会分析法学之利益观 (一)人与利益 利益自古即为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所关注,学者 社会的主题之一。而以人为本中人多与民联系,因此,以人为本理念明显区别于民法本质中的个人利益本位,而恰恰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相契合。相对于行政法和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7.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必须澄清以下问题: 一是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的区别。有的同志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概括为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或者认为隶属性 特征的经济关系。 二是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联系。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管理主体包括国家机力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76.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程序法涉及达成一项法律决定的过程和步骤,实体法则涉及法律决定的内容。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程序来解决同一实体问题,也 表现。 [23]正是基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这种密切联系,经济法规范在我国的大量颁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公益诉讼的产生,公益诉讼作为经济法的内部生命的表现有效地体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52.html -
了解详情
看法。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不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而是在于社会化的生产资料摆脱了资本属性而成为公有财产。生产资料的 的法律如宪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甚至刑法都成了经济法的组成部分。所以,佟柔教授指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法律汇编,这不是科学体系,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抽象主体与具体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彼此独立都是具体经济法律关系的要求。经济立法在主体的联系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平衡对经济法主体理论的启示在于: 经济法主体是物质利益实体,由于每个物质利益实体蕴涵的物质利益不同,这种对物质利益实体的管理关系自然也必然会有区别,表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特征,因此,在物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45.html -
了解详情
为代表。六十年代以后,学者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社会法体系”中的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规范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出现了 个法律体系,试图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弊病。 公法、私法的划分与私有财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38]社会法的形成,归根结底也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22.html -
了解详情
意在由国家对市民社会进行补充、干预或者取代。政府的管制行为与行政行为有一定的联系,二者都有国家政府机关以公权载体身份的参与。但政府管制行为的 目标旨在提高经济效率,减少商业活动进行的成本。因此将政府管制行为纳入经济法的结构体系,可以突显政府管制行为与一般行政行为的区别,从而有利整体规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4.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以及如何判断其合法性?二、“调制行为”概念的提出及其与经济法职能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越来越注意运用一系列法律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手段来影响经济 更是巨大(这实际上也是认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总体上说,上述三类行为的区别至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6.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的《石油法》等(注:中小企业法是与反垄断法、产业振兴法、产业法-如银行法、石油法等相并列的日本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史际春、王先林:论我国 所以,计划与产业政策在调整内容和方式上还有一定的联系,只是在交叉处调整的重点不同。2.产业法与财税法和金融法的关系美国学者查默斯?约翰逊认为:“产业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29.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法立法权直接影响着经济法的体系。只有赋予经济法立法权以准确的含义,并在立法上予以正式规定,科学地划分经济法立法权限,才能既划分出经济法与刑法、民法、行 部分补充和修改权。两者虽然都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在形式上、字面上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为“基本法律”,后者为“其他法律”,但在实质上,“由于有了‘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