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适应,实际上是指刑罚必须与犯罪人的再犯罪危险性相适应{2}。 不难看出,所谓预防刑的裁量,实际上是被告人再犯罪危险性的判断以及再犯罪危险性与责任刑之下的 。司法实践中之所以存在这种做法,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以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为指导,没有明确真正的量刑基准概念的含义,没有区分责任刑与预防刑,导致二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313.html -
了解详情
透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法官的恣意,而将其置于理性的监督之下。同时,亦有利于法平等原则的实现。然而,这样的典型案例如何获得?这并非如我们想象中 体系地位与意义问题。 (一)合类型性解释与文义解释 一般而言,通过文字的含义(通常含义或法律共同体内的专业含义)来理解法律,与通过回溯制定法背后的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8.html -
了解详情
透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法官的恣意,而将其置于理性的监督之下。同时,亦有利于法平等原则的实现。然而,这样的典型案例如何获得?这并非如我们想象中 体系地位与意义问题。 (一)合类型性解释与文义解释 一般而言,通过文字的含义(通常含义或法律共同体内的专业含义)来理解法律,与通过回溯制定法背后的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64.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定罪标准,形式上平等,实质上缺乏公正,反倒不利于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有损比例原则而扩大刑法的打击面。 事实上,坚持特殊诈骗行为可以成立诈骗罪的立场 刑法处罚范围时采用实质解释予以限制,实质解释论者恰恰也是赞成在刑法语言文字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内进行实质解释(有关观点,参见陈兴良:《刑法解释论的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59.html -
了解详情
既判力[21]即其权威性,与是否有利被告没有关系。因为按照界定,一事不再理的严格与原始的含义是指:不论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作出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后 既往之效力。[31]与此相适应,1994年颁行的法国新刑法,在1810年颁行的《拿破仑刑法典》所确定的绝对排除新法之适用的从旧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1.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解释论、主观解释论向实质解释论、客观解释论的革新,并带来了对禁止类推解释原则的深思。 刑法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概念思维。概念形成犯罪构成要件的意旨 的客观含义,在确定刑法条文的含义时,应尽可能排除人们的主观影响,以字典为依据,以保证认识客体刑法含义本身的客观性。主体客体相分离的认识模式契合了法律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1.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立场由形式解释论、主观解释论向实质解释论、客观解释论的革新,并带来了对禁止类推解释原则的深思。 【关键词】概念思维;类型思维;构成要件解释;案件 的客观含义,在确定刑法条文的含义时,应尽可能排除人们的主观影响,以字典为依据,以保证认识客体刑法含义本身的客观性。主体客体相分离的认识模式契合了法律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43.html -
了解详情
立场由形式解释论、主观解释论向实质解释论、客观解释论的革新,并带来了对禁止类推解释原则的深思。 关键词: 概念思维 类型思维 构成要件解释 案件事实认定 刑法 含义,在确定刑法条文的含义时,应尽可能排除人们的主观影响,以字典为依据,以保证认识客体刑法含义本身的客观性。主体客体相分离的认识模式契合了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3.html -
了解详情
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此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又称罪刑均衡原则。其基本含义为:在刑事立法、司法过程中 是涉及生命权利是否受到各国“法律保护”的重大原则问题。对此,负责监督实施《公约》的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认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含义必须严格限定”,它意味着“死刑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9.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内涵。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刑法学 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刑法学理论体系的特质就在于特色性。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自建国时开始,深受苏联法治意识形态 刑相适应原则。依此而得出的量刑结果才能是公正的。(37)量刑公正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对被告人而言,量刑公正意味着其所承担的具体刑罚是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