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键词:电子政府行政行为方式行政诉讼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提交方式进行歧视性对待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人民法院应能通过行政诉讼这样的救济手段使公民的平等权得到维护。电子行政方式引起行政争议的诉讼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9.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6]高家伟:《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原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坛》(第一卷 出版社,2000年版,第680~682页。[9]马怀德、刘东亮:《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参见中国诉讼法网,www.procedurallaw.com.cn.[10]刘金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0.html -
了解详情
俱乐部对此处理决定不服,于2002年1月20日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销中国足协对他们作出的处罚决定。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 权力时,它应被视同行政主体。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成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的,一是国家行政机关,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02.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案件可以取消案件受理费。例如,对公民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行政相对人一般处于一种无助状态,对此法律应当作出较多的保护性 作出减少或免除诉讼费用的规定。例如,对公民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政诉讼案件,就应当免除诉讼费用。对驳回起诉的案件也应当免收诉讼费用,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有资格以原告身份提起行政诉讼。至于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 ,只要原告的起诉没有自己证明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就应当依法立案受理。 行政诉讼立案审查的相关法律问题还很多,以上仅仅是简单列举笔者在审判过程中遇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救济以及立法机关或其他机关已经形成制度的其他救济途径,在我国主要是指行政诉讼。 对行政争议采取诉讼途径进行救济符合现代法治社会国家权力分工基本原则的要求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通过行政程序解决行政纠纷和实施行政救济。将行政内救济作为行政诉讼必经或可能经过的诉前程序,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经验。世界许多国家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7.html -
了解详情
胜诉和败诉的规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价值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采用被告负举证责任 的事实是依靠证据支撑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对证据的采信作出规定,行政诉讼活动则难以为继。 “先取证,后裁决”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必经程序,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除赔偿诉讼外,不适用调解。这种法律的硬性规定,越来越不适目前的行政诉讼的发展需要,也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相悖。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行政裁量权限范围内,行政主体的适当让步也并不一定侵害国家利益或者违背法律。③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成立以法院依法核准为前提,可确保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1.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1946年制定的现行《日本国宪法》(以下简称日本《宪法》)下,行政诉讼由属于司法权的司法法院来管辖(日本《宪法》第76条、《裁判所法 的“具体行政行为”,为叙述方便,以下使用“行政处分”——译者注。 [3] 日本学者一般将行政诉讼的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件审理”阶段,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9.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的“法人”不包括“行政机关法人”,即本案原告不适为行政诉讼原告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 处罚不服的;……(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可以看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0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