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英国、乌克兰等)继废除死刑后,并没有废除终身监禁刑,而且对最严重犯罪适用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比例还有所增加。可见,终身监禁刑作为一种死刑替代措施,已经成为 ,会通过减刑制度这一中介,而波及无期徒刑,造成无期徒刑适用中的难题。 可以说,这一矛盾在规定有死刑的情况下并不明显,但在废除死刑后却凸现出来。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0.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并严格限制减刑与假释的条件,以减轻预防毒品犯罪对于死刑的依赖程度。毒品犯罪死刑适用限制也应受到限制,应逐步缓慢推进,且须有相应的社会措施同时配套推行。 意义,所有的犯人都获得了新生,其生活并无痛苦之处。这种宣传不仅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差距,且造成了一种不良印象,即刑罚中只有死刑具有威慑力。这是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5.html -
了解详情
,避免一事二罚,需对因审前羁押的适用及其客观上造成的人身自由损害予以救济,以给人身自由被审前羁押限制或剥夺的情况一个说法(结果)。也正基于此,世界各国刑事 标准,但也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在立法上,刑期折抵与在刑罚执行中适用的减刑和假释还是有区别的。[14]事实上,就缓刑而言,如果说缓刑因是既需刑罚量定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03.html -
了解详情
二 在加拿大,一个一直备受公众和媒体广泛争议的刑法条款是:对大多数判处终身监禁的犯罪人由陪审团来审查他们是否具有适用假释的资格。研究表明,如果对被判处终身 快捷和简单,在忽视科学研究结论以及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理性引导的情况下,公众对犯罪情势和对量刑政策的误解正在被日趋加重。与此相适应,公众舆论普遍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6.html -
了解详情
为更好地遏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以严重刑事犯罪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累犯又是犯罪情节严重的情况之一,将其加以深入研究,既是刑法理论的需要 、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累犯适用刑,确定刑事责任时,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328.html -
了解详情
、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的规定,笔者认为,应当保留。如果一定要修改,也应当提高实际 服刑的 具备有效监管条件,就不能对被告人适用缓刑,这一修改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既考虑了被告人的情况,也考虑了社会公众的承受能力。 草案提出,宣告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02.html -
了解详情
之帝国船舰内犯罪者,亦同。从而否定了因身份不同而导致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取消了中国封建法律中长期存在的议、请、减、赎、当、免等特权。为平等的适用法律 刑法普遍采用假释制度。日本新旧刑法均有假释制度。1907年日本刑法第五章为假出狱。第28条规定:被处惩役或禁锢者有悛悔情况时有期经过其刑三分之一后,无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48.html -
了解详情
配套执行规定。必须并处没收财产的仅有受贿罪,且其要求具备情节特别严重,且被判死刑或无期徒刑这一条件。上述规定还有可以没收财产的情况,由于用可以一词,且 在未符合缓刑条件的情况下,司法人员也想方设法从轻判处并适用缓刑。如果刑罚对这类犯罪人不是必然的后果,必然减弱了刑罚的威慑效应。 4.假释、减刑、监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31.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限作明文禁止规定。在这一种情况下,尤其在判决失误而再审改判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领会立法的实质精神,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作出 下地提前释放的制度。对犯罪分子提前释放不执行余刑适用假释制度所附的条件就是,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不能有以下情形:1、犯新罪;2、发现判决前还有其他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1.html -
了解详情
对年满60周岁以上、身体确实有病或残疾、确已悔罪且被赦免后对社会不具有危害性的在押老病残罪犯一律特赦;(4)对已获假释的各类假释犯人一律特赦;(5) 在我国以往的7次特赦中,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适用程序,即:首先由战犯关押地的省公安厅提出在押战犯的罪行、表现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公安部审查,经处理战犯领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