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祥林故意杀人案等。 四、辨认程序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分别有6个条文对辨认的 规则及陪衬客体数量、禁止暗示规则等。尽管这些规则的内容相对简单,但它们在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保证辨认结论的正确性方面意义重大,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认真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23.html -
了解详情
实在并不自由。[19]笔者认为,证据相互印证的规则就是刑事司法人员判断证据和案件事实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法则。人们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发现了事物间相互印证的 也可能遇到(而且事实上常常会遇到)因为两项证据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使相互印证成为问题的情形。例如,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侦查人员找到了物证,或者找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4.html -
了解详情
的。[6](P.135)按照马列主义关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笔者认为对一个刑事案件的证明要求,在价值的选择上只能达到近似于客观真实,而且越 应当积极地创造条件加以实施,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一权利,这对司法文明水平的提高,对遏止刑讯逼供,对消除口供主义,保证案件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6.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必须围绕案件进行,如《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第114条规定:在勘验、搜查 这其实也是证据补强规则所要求的,因为只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而没有其它证据的,是不能对其定罪量刑的。我们在办理贪污贿赂案件时,尤其要注意这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63.html -
了解详情
与滥用职权罪在实践中加以正确区分。 三、该罪的犯罪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还是 刑事案件 有论者认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对象是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 ,受害人掌握着诉权,对于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属于应当移交的范围,因此刑事自诉案件没有移交的不能构成本罪。其次,必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因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以追究名副其实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与此同时对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如果作出了不起诉决定,法律允许被害人有权申诉 奉行检察一体化原则,即上下级检察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对下级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上级检察机关有权利也有义务监督。因此上一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保障,据悉,如今美国各州有85% 至90%的刑事案件通过辩诉交易解决。[25]由于指控权掌握在检察官手中,检察官可以基于协议降低指控,此属检察官 和其他辩护人、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犯罪嫌疑人的诚实举证及如实回答 的义务。而在西方国家,由于被告人享有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权利,对嫌疑人或被告人举证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刑法,构成犯罪且不具备法律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若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则公安机关的不 的救济手段,可考虑提请人大实行个案监督。 总体看来,我国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有着较全面、较广泛的监督权,虽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4.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确实、充分;第13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第162条规定: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1.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公诉、暂缓起诉或不起诉,《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6条规定: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 的内容和法律属性,以及社会调查员介入诉讼的时间、地位、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的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这一制度的功能。 【作者简介】 莫洪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