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由于对这些案件已经立案并采取了强制措施,通常还扣押了一部分财产,如果不提起公诉,意味着立案与逮捕不当,因此办案机关往往倾向于对这些案件尽可能地提起 定罪可能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作出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起诉证据标准的规定后面,可以加一个说明和解释:“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0.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的适用标准关于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案件证明标准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证据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有二,一是案件事实、情节清楚;二 问题,人们的认识也是不一致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判决以后,获取了新的、充分证据,还可以重新起诉,重新审判。例如《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一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0.html -
了解详情
掌握的证据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可以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规定的不科学性并缺乏具体操作性,而且学界对于这一问题 的程度。相比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时的“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或“内心确信”的证据标准,提起公诉时一般只要求达到“清楚和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有合理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15.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法律要求的证据条件,即合理根据(probable cause)。对此,美国学者一般认为,“尽管逮捕的标准也是合理根据,但大陪审团或预审听证使用的合理根据 。如前所述,在提起诉讼方向上,我国公诉权几乎畅通无阻。然而,在不起诉方向上,我国刑事诉讼法却规定了十分繁密的制约机制。而且,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8.html -
了解详情
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一个社会和谐与否,正义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肖扬院长说,“不能牺牲公平和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迟到的正义不是 对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被害人如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23.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时是否也需要指定辩护人则没有涉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等六机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 的庭审准备时间压缩在区区3天多一点的时间内,显然在时间标准上,控、辩双方就处在不均衡的起点上。 虽然立法规定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02.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等权利[14]。从《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都足以看出 在提起公诉之前,应当根据证据可采性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控诉证据,决定哪些证据在法庭上提出,哪些证据不向法庭提出,以保证起诉的质量。不仅如此,证据的可采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27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过程价值,它体现在程序的运作过程中,是程序本身正义性的价值标准。[2]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正如美国学者泰勒(Tyler)所 。 1. 关于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4条规定严格限制条件,以下情形不适用简易程序:(1)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170.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如果法院以自诉人不符合第204条规定为由驳回自诉人的起诉时,自诉人可以依据第176条提出上诉。有学者早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就已经指出 同时需要刑法明确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等犯罪情节的判断标准。 3.可以考虑将《刑事诉讼法》第277条划分出来的当事人可以自愿和解的公诉案件类型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5214.html -
了解详情
是起诉能否被法院受理的问题, 而法院是否应当受理诉讼, 判断的标准是原告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规定的该类诉讼的程序性构成要件。提起的诉讼 社会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 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上述规定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4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