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其主要是由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国家公诉人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具体而言,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 作为第二审法院。从审级上讲,大多数案件在高级法院就得到终审,并产生法律效力,很少有二审案件能够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466.html -
了解详情
但笔者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也与我国没有确立保全性扣押制度密切相关。 第二,我国搜查、检查或勘验等程序的规定较为疏漏,扣押除任意性地从相关人处调取证据材料外 诉讼中严重侵犯被追诉人财产权的行为,被追诉人既无权提起行政诉讼,也不能在刑事诉讼中获得司法救济。在无法获得中立的司法救济的情况下,被追诉人只能借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48.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价格法》第23条的规定召开价格听证会,违反法定程序。在经申请行政复议并被决定维持之后,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铁道部作出的《票价上浮通知》。[ 对以上三项要件的设立是否妥当,从学理上自然可以作进一步的商讨。例如,在第二项要件方面,未与法律规定相抵触是否仅仅针对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即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20.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作重心应当是对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枉法裁判行为的民事、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监督。第二,基于检察机关在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身份,检察机关在民事、 )的《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 [2] 近年来,检法两家在抗诉的案件范围、事由、方式、程序规范、审级、主体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激烈的冲突。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3.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争议,不仅比法院裁判更迅速、彻底。而且一般不会再引发WTO争端解决程序。当然,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和解应接受法院的审查。法院一方面要审查和解条款是否在行政 全面审查,上诉机构则只针对法律问题。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看,无论是第一审还是第二审都奉行全面审查的原则。在此法律框架内,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189.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行政诉讼机制实现救济,将不动产登记瑕疵救济一律配置在行政诉讼机制上显然属于功能错位。 2.只经过程序审查而未进入事实审查就被驳回起诉的行政裁判,与实际权利正确 到真正权利人。《物权法草案》第19条第1款借鉴了德国立法例,将草案第二稿中未有的经登记名义人同意可以为申请异议登记纳入立法之中,体现出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7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民事诉讼中,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对于一并审理的民、行交叉案件应统一由一个审判组织来审理。因此,审判 即两案两判。第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上诉审的审理原则有所不同,行政诉讼上诉审实行全面审查原则,而民事诉讼的上诉审则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在两案两判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6.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检验作为一般性原则,明确规定提起公诉审查检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证据检验,第二是公共利益检验。只有通过这两个审查和检验,皇家检察官才能开始或继续提起 ,使一些检察权分散运行,如,审查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直至初查立案,进入侦查阶段,在这个法定程序中却需要经过繁多的行政性审查、批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19.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院就民事当事人双方之间业已发生的民事争端,从法律上加以解决的活动。而行政诉讼中的实体性裁判则意味着,作为相对人的个人因为不服作为管理者的行政机构的行政 裁判。如果对于初审裁决结论,控辩双方不持任何异议,而在法定上诉期放弃上诉权,那么上诉审程序根本也就没有必要发动。与此同时,两大法系国家的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是诉讼的灵魂。因此,我们在对庭审结构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紧紧抓住证据这根主线。应该说,除刑事诉讼外,民事和行政诉讼的庭审程序、特别是二审程序, 的起诉、反诉及答辩理由,明确原告的起诉请求及被告的答辩意见和反诉请求;第二、确定争议焦点、举证范围并征求当事人意见;引导当事人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和举证范围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