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股东、债权人极易受到控制公司的侵害,因此如何规范关联公司的运作成为各国公司法关注的焦点。台湾地区于1997年修订公司法时对关联公司作出专章规定,明确了 新股认购优先权、公司信息知情权、提案权、质讯权、以及对代表公司对董事、经理、监事提起诉讼的权利,引入优先股和累积投票制度,使中小股东能够更充分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57.html -
了解详情
,致使如何评估NPO的经营成果成为一大难题。而现有的研究表明,NPO的营运效率要远低于商业组织。(2)不当干预。政府可能以提供资源为条件,影响乃至控制NPO 条款中应当明确告知投资者或客户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时的权利、义务与后果,以免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及选择。 相比仲裁协议(条款)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56.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期待,最终表现为给股票持有人或通过证券市场取得差价利益或取得较高的股息、红利。 如何把握上市公司愿意和在多大程度上为股票持有者提供上述期待呢?从 享有权力(或者在效果上相当于权力的权利)时,应当要求权力(权利)的享有者对该主体承担一定的责任,以便对权力所有者进行一定的控制,防止其滥用权力,保护弱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313.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位。改革后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者在其法人治理结构上仍然存在很多的传统问题,如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 、董事长超强控制、股东缺位、三会 业务,其本质上仍然是生产者。消费者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权利对它们进行消费监督。在现实生活中,自然垄断行业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14.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要强化董事长或者执行董事对公司其他投资者的诚信义务和对公司的法律责任。即借鉴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有限责任公司法的做法,规定执行董事或者董事长谨慎管理公司的 不仅确认了公民环境权,还确认了公民排除环境侵害并提出赔偿的权利,解决了目前我国法律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对环境侵害只有检举权、控告权而无起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538.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二是德国学者耶林所倡的利益说,认为权利的本质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三是以德国学者梅克尔为代表的法力说,认为权利总是由特定利益和法律上之力两 的界限,虽不宜由法律直接、具体规定,但也须原则规定。主要应以不妨碍其他纳税人等公民、法人享受与其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并须不危害作为个体利益之集合的国家税收利益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99.html -
了解详情
妥善平衡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兼顾投资兴业之促进与交易安全之维护,实现兴利除弊的双重立法目标。实际上,我国的后发的制度设计优势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在放纵控制股东滥用 第20条在实践中能否得到妥当执行的关键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滥用二字?毕竟,法官和仲裁员都不能滥用滥用二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相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6.html -
了解详情
。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信用社管理水平低下 (1)社员代表大会难以充分行使职权。社员代表大会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利机构,理应享有 的职责和议事规程,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实行理事长和主任分设制度,理事会作为投资人的代表,既有重大事项决策权,也要对决策失误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11.html -
了解详情
10条只是表明法律可以规定不仅仅是自然人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却没有直接载明法人可以构成犯罪,第11条更是对行为人代表之法人、无法律人格之社会团体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本 不可归责。二、患有非偶然之严重精神失常之人,如精神失常之后果不受其控制,且不能因此而对其加以谴责者,即使其于作出事实时有明显低弱之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46.html -
了解详情
子公司的债权人。依据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法院在某些情况下,揭开子公司的面纱,亦即否认子公司的法人人格,把子公司及母公司视为同一法律主体,因此,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 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应覆盖法律应如何对关联企业中的从属公司的债权人和少数股东与控制公司的利益关系进行平衡与协调的问题。第四部分应规定关联报告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