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当事人在法院自认的事实及显著的事实,无需进行证明。《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288条第1款也有类似规定:当事人 的尊重,这就使得其辩论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约束性辩论原则使得程序参加者在诉讼程序中的角色得以定位,程序参加者在角色就位(role taking)之后,各司其职,互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6.html -
了解详情
何种权利优先的原则作出判决结论。 同是大陆法国家,法国采用简单归摄模式,而德国则采用复杂归摄模式,原因何在?一是法国大革命后,按卢梭和孟德斯分析理论 。在现行的民事判决书格式中没有当事人的举证、相互质证以及法院对具体证据的认定情况,即没有对事实认定过程的记载。所以,看不到案件的事实在诉讼程序中是如何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79.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德国面对日渐增长的上诉案件,不断提高上诉案件争议金额的做法不可取。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都是设计和评价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标准和尺度, 对事实审的上诉,主要涉及上诉人的举证期间问题。为避免当事人借提交新证据拖延诉讼,应限制提交新证据的期间。从理论上说,上诉状中说明争点并提供相应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1.html -
了解详情
新颖性的权利是必要的。 一、程序选择权的缘起 从理论渊源看,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学说都来源于德国,如诉权、诉讼标的、举证责任、既判力、 [29]参见前引[26],第89页。 [30]参见(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31]外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应偏重债权人利益之保护,不宜使债务人与债权人处于平等地位。[13]把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的举证责任引入执行程序实际上是典型的张冠李戴。[14] (四)法院的 实施强制执行。 [6](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周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37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11.html -
了解详情
应偏重债权人利益之保护,不宜使债务人与债权人处于平等地位。[13]把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的举证责任引入执行程序实际上是典型的张冠李戴。[14] (四)法院的 实施强制执行。 [6](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周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37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86.html -
了解详情
应偏重债权人利益之保护,不宜使债务人与债权人处于平等地位。[13]把作为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的举证责任引入执行程序实际上是典型的张冠李戴。[14] (四)法院的 实施强制执行。 [6](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周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37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2.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过多的举证、质证、辩论等攻防性诉讼活动容易激化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争议的解决。鉴于家事诉讼的公益性、社会性和连带责任,德国、日本、 潜在的争讼可能,但是,被告不明确,争议尚未出现的,适用非讼程序处理,会比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处理更简洁明了,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设立专业咨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5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民事权益,并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人。新概念与传统的当事人概念最根本的区别,是承认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不是直接利害关系人,而只是纯粹 的分配作出具体规定。另外,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环境法来对环境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做出特殊规定之前,在环境保护的法律实践中,司法人员应正确理解并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9.html -
了解详情
逐步对民事诉讼审判方式进行改革,开始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弱化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虽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法官释明权这一概念,但在具体的立法中 版。 5、[意]莫诺卡佩莱蒂等著,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版。 6、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