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拍卖开始后委托人是否可以撤回拍卖委托并不十分明确。如前所述,安福市法院因执行程序重大违法,其不具有直接对章海德的房屋进行处分的权利(权力)。参照 有批评意见,认为应当取消或作为例外适用,但这一问题仍有等将来强制执行法出台或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来解决。 (作者单位: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注:本文人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8.html -
了解详情
为“谋求权利关系之公权的确定及其迅速确实的实现,应注重诉讼程序乃至执行程序的明确、安定,这种程序上的性质将不允许把对X公司的判决的既判力及 合并号,第551页、第522~524页(1975)。⑾参见孙家瑞:《强制执行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页。⑿参见日本鹿儿岛地方法院1968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1.html -
了解详情
变更义务主体的法定情形(一)变更义务主体的概念变更义务主体是指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作为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具有给付义务的主体既被执行人,因某些 法院依法决定是否作出变更被执行人的裁定。”根据该规定,如果是委托外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的,一旦需要变更义务主体,受委托法院应当及时函告委托人民法院,由委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违法或不当,难免发生损害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情形,因此有损害就必须有救济,对执行程序中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权利的补救和保护,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行救济 但案外人的诉讼地位应如何定位?是否可以参加诉讼?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综上所述,执行救济制度作为一项完整的法律制度在我国还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作为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5.html -
了解详情
否变更或追加。 (二)我国解决此类争议的现状 关于立案审查。我国民诉法对执行案件的受理条件,未作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执行和解关系中,双方均可以依据民法上的和解之债另行起诉。再有,执行程序中产生的返还不当得利或损害赔偿请求权争议,如可替代履行行为的履行费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所以,从我国法律的规定看,执行通知在执行程序中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是将国家强制力施加于被执行人的前提条件。 执行通知所要求履行的义务内容不清楚等异议,对于这些异议,应有相应的审查程序,形成债务人异议救济制度。(3)债权人异议审查制度。申请执行人对于已经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10.html -
了解详情
能说它已尽善尽美,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仍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第一,暂予监外执行程序的某些环节还不够清楚,有进一步明确之必要。1.在程序 程序方面需要明确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办理罪犯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的法律手续问题。有关执法机关的解释规定:“罪犯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期间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html -
了解详情
已不再出现⑥。与此相应,诉讼法学者在教科书和论文中也开始较多地强调执行程序的“根本点”或“实质”在于强制性,指出如果说服教育没有奏效就应及时采取强制措施 的工作⒂.在调查财产或扣押动产的过程中,执行官同样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劝说动员执行义务人自动履行,甚至促使或帮助双方达成新的解决方案。不过,从调查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人所享有的该项权利即告消灭,被执行人继续履行已无权利承受者,所以应当结束执行程序。(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而无力偿还债务,既无收入 宣传工作。笔者建议将原文中“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修改为“债权人发现被执人有到期债权和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6.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探索和司法实践表明,审执分立既能保证审判的独立性、公正性,也能保证执行程序的独立性,能有效防止审执合一给一方当事人可能带来的利益上的损害,是实现 科长、分局长初审并报裁决科审核后作出裁决。 综上,通过机制上的改进、程序上的改造,设立执行局,建立起上级法院统一协调管理、内部分工合作、相互制约的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