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杀人、重伤”是限于故意犯罪还是也包括过失犯罪,尤其是对于“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如何理解与把握,往往产生不同的主张,因而影响了司法统一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从而使已满14岁不满16岁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2.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的规定,否则,将有损于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例如,刑法第270 条规定的侵占罪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和“他人的遗忘物”及“埋藏物”。对侵占遗失物的行为, 规定为犯罪,但在刑法典中,一些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不亚于该行为(如放火罪、投毒罪等)的知情不举行为却未被规定为犯罪;二是指补充修改的罪名太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7.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的前提基础上将错就错。 依拙见,刑法中的身份是指规范性刑事法律文件明文规定的对罪、责、刑具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人身特征。 二、刑法中身份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五)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阶段的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到一定程度,对严重 的要求。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如果能够积极采取这些救济举措,必然能使罪错未成年人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更使后来者免于面临重蹈覆辙的风险。总而言之,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715.html -
了解详情
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则第2章有关罪名论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 有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628.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区别。其区别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观方面不同。正如前所述,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过失犯罪,主观上只能 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要求实施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险性相当的危险行为。不应包括醉驾和追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682.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区别。其区别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观方面不同。正如前所述,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过失犯罪,主观上只能 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要求实施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险性相当的危险行为。不应包括醉驾和追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558.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有学者认为,应当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对低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矫治不力是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⑺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最为严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917.html -
了解详情
【学科分类】刑法学 【出处】《南方周末》2013-08-01 【关键词】因言获罪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今天的互联网和自媒体高度发达,不满言论所在多 是一个泛泛的主观感受,而是存在明确客观的标准。若信息内容涉及犯罪(爆炸、投毒等),则应是已经进入实行阶段,或者至少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121.html -
了解详情
,而导致乙某死亡,其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以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三、评析意见 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甲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其他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0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