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不宜轻易表态,立案阶段告知当事人明确主张和补充资料的行为不是为了平衡双方诉讼能力的行为,而是促使当事人完善案件受理条件的行为。 5、建立不当行使释明权 ,释明权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功能。 注释: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条、第8条、第35条、第54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3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此基础上借鉴了法律要件分类说的 ,法官在内心形成确信,即可判案。如此一来可以达到一些效果,一是增强当事人提供证据对其主张加以证明的主动性;二是提高当事人只有通过合法程序才能实现保障其合法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9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及早确定争点,防止突袭不无裨益,也使得诉答程序更趋于完善。[3]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受理通知书的同时,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 规定被告答辩义务,当事人的庭前准备工作很不充分。这一弊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颁布实施后有所改善,但因其与民诉法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8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审判需要,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三、对我国现行 ,许多有益的科学的规定超出了现行立法。在司法实践中,司法解释成为审判者的最高准则。但根据法律理论原则,这种司法解释效力高于法律的做法本不伦不类,容易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6.html -
了解详情
保全。 (2)法院通过利用能复制特定电子信息的相应技术对该手机短信证据进行复制的方式进行保全。 注释: [1] 手机短信侵犯人格权的案件主要包括: 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05.html -
了解详情
不高等弊端的产生,追求公正与效率的改革目标难以实现。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文简称《若干规定》)等一些相关的司法 迷惘、威胁、压迫和不必要的负担及费用。商业秘密不能成为当事人拒绝证据交换的理由,但当事人可以商业秘密为由请求法院签发保护令(protective order)。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5.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的范围,因此是可以采纳的。[5] 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中,只有意大利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当事人以非法手段从对方当事人处取得的并且属于对方当事人所有的书 他们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就是合法的。这一点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证据的合法性的要求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在上述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84.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判断其过失应采用将抽象轻过失与具体轻过失相结合的标准。 具体说来,人民法院在判断医疗事故责任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时,首先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做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74.html -
了解详情
要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85-1014. [4]毕玉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解释与适用[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2002.2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13.html -
了解详情
和能力对审判结果的决定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真实与公正。 在我国诉讼实践中,有的当事人或律师经常在案件开庭之前,故意不向法庭提供自己已经收集到 交换制度的若干思考 1科学界定证据交换的条件,扩大证据交换的案件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