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诉讼时效问题,也是审判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民事审判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是关于诉讼时效问题的,有的当事人,特别是委托代理人,如一方提起请求权, 此主张,应依“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权利人负举证责任。而在实际审判中,常会有一些举证不能的情况或对方当事人对权利人提供的证据予以否认,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2.html -
了解详情
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审前准备程序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审前准备程序的设立对推动法院 ,而是在设置合理的模式时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效率原则。所以审理前阶段司法权行使主体的分开也是使各个阶段的主体各司其职,提高效率,让主审法官有更多的精力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1.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意大利学者卡佩莱蒂的两篇论文-“民事诉讼程序保障比较研究”和“民事诉讼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为我们提供了此类研究的典范。虽然这两篇文章 国家革命性的平等观念发生了冲突”(P114);之后,“书面主义”审理方式和法定证据制度被相继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严词主义”和“自由心证”(P115-117)。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19.html -
了解详情
的用语,即规定得知和应当得知,是完全必要的,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如果被告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原告已经得知被告的侵权行为而一直怠于行使权利致使其诉讼时效已 两年之内却无法得知侵权行为人时,如何处理?原告能起诉吗?如何起诉?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民事诉讼的原告起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据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909.html -
了解详情
的用语,即规定得知和应当得知,是完全必要的,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如果被告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原告已经得知被告的侵权行为而一直怠于行使权利致使其诉讼时效已 两年之内却无法得知侵权行为人时,如何处理?原告能起诉吗?如何起诉?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民事诉讼的原告起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据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69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若法院在任何情况下均受当事人陈述的拘束,则对于当事人借助民事诉讼这一合法形式串通实施 诉讼的主程序和子程序的起动和延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表述为:谁对民事诉讼的主程序和子程序的起动、发展、终止具有主导性。所谓实体标准的基本点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4.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人与受益人为另一方当事人。在案件诉讼中,检察机关有权提出诉讼请求,提供证据。如果对法院判决不服,可以联合或单独提出上诉。 4.以 的法律意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3.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与诉讼角色间的结构性失衡 我们希望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时既要尽到维护社会公益的职责,又不至于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性,使得这种推论或推定的结果也具有了较高的可信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九条第(三)项规定,根据 。在判断证据时,当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法官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经验法则,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4.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仅仅是形式意义上的当事人。有观点主张,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诉讼时的地位为公益代表人,学理上称之为公益代表说。笔者认为该说并没有揭示检察 参加诉讼的检察长,可以查阅案件材料,请求回避,提供证据,参加对证据的审查,提出申请,就审理案件时发生的问题或就整个案件的实质作出结论,以及完成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4.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当事人在举证责任问题上的不平等,同样不符合民事诉讼对等原则。 确立举证有时限原则后,将如何认定再审时当事人举出的新证据﹖笔者认为,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界定 而故意隐瞒不举证或在原审程序中确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属于新证据;如果举出的所谓新证据明显不足以推翻原裁判的,也不能认定为新证据;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