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工作,节约鉴定资源,提高审判效率,基于司法公正的相对性原则,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或制定统一《证据法》时,笔者建议:1、实行司法鉴定人任职资格 在法律适用时常使审判人员感到无法可依,从而导致法律适用上的混乱。实践中此类判决有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九条,有的适用第六十四条,也有的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3.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的方式合法。 (1)审查取证主体资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查阅本案有关材料 应当根据盖然性优势的原则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五、关于单一证据的部分采信问题 审判实践中,常会遇到当事人提供的某些单个证据的内容部分真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15.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的续审主义观点。第二审不再对第一审全部的内容重新进行审理,而是以一审为前提对当事人不满意一审的部分继续进行审理。这种转变就使得上诉不加重原则的 成为了现代法制条件下民事诉讼二审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上诉不加重原则的法律依据 上诉不加重原则在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法中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其实,作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1.html -
了解详情
大量减少诉累,故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大都规定了和解制度。我国民诉法亦有相关规定,但过于简陋,短短一个条文难以涵盖诉讼中和解的所有内容,从而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依职权自己去寻找纠纷、主动开始诉讼程序,此即为不告不理原则。不仅诉讼程序的开始和审理对象的内容只能由当事人来决定,而且当事人也有变更诉讼、诉讼中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能力(具有表述能力)。 从上述基本要求看,关于证人适格性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力问题,一是事实问题。所谓能力问题,就是证人要具备 之处,应认真分析其成因。 五、审查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英美法等规定的那些形式主义规则,而仅仅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或经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3.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第三人参加诉讼,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要求,能够节省时间和费用,简化诉讼程序。 (二)第三人的分类 各国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第三人的分类是不 对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我国立法上没作梗明确、具体的解释。我们认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内容,我们认为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义务性关系,即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6.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简易程序,是我国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 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由审判人员在开庭前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并由原、被告在庭审中直接口头控辩。这样可以减少法院转送起诉状副本(或口头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68.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不干预或尽可能地少干预。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处分权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请求权。其次,人民法院自身监督 许多重复劳动、无效劳动,无谓地增大了诉讼成本,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五)、先定后审。 按照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生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4.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有力手段,又是人民法院审查核实、判断和筛选证据的重要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作法,一切证据都必须经过向法庭出示和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才能作为 解答、证明、辩驳等质证活动。质证应围绕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对与此无关的质证,法庭应当予以制止。 4.每质证完毕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17.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是依法认定事实的重要条件,对于提高审判效率、保证案件质量、做到公正审判是十分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保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对外泄露其姓名、住址、工作单位以及证言的内容,禁止相悖方的当事人与证人单独接触;另外,对证人可采取由国家专门设立证人保护机构,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