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 是基于检察权而产生的,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在预防职务犯罪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通过检察建议实行“三步预防”, 消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2.html -
了解详情
、毒品的含量与量刑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关于禁毒决定的解释》,对毒品犯罪案件中查获的毒品,应当进行鉴定。1997年后,刑法第357条明确规定对走私 犯罪前科,被告人实际控制毒品时间,诱惑侦查行为的强度等方面,结合其他证据和犯罪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②对是否存在犯意引诱或者数量引诱不明确的,应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教育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借鉴其他国家好的作法,强化社区在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就发挥社区的作用而言,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 相结合,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现象的增多,外在社会环境是重要的诱因,预防和矫正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4.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外,还很重视研究犯罪者的文化,一般称作犯罪亚文化研究。四、犯罪危害研究性学科20世纪,一些犯罪学研究者开始关注犯罪过程中的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 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天津市监狱管理局的支持下,已经在天津进行了四次大型犯罪调查(1990,1993,1996,1999),调查对象累计达1.6万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0.html -
了解详情
中止其接受或者索取财物行为的,对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义务的危害也因此终止,属于犯罪中止,如已经向他人要求给付财物的,由于害怕受到刑事追究而中止索要行为的。 构成的客观要件。持主观要件者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贿赂犯罪过程中,受贿人实施收受他人财物行为过程中主观上产生的一种答谢、报偿心理,是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854.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中,被告人在对被害人实施强奸的过程中,因被害人劝导而主动放弃犯罪,符合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虽然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有强行脱掉被害人的内裤,并对 失常、自杀等刑法意义上的损害,且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因此法院认定被告人的中止行为没有造成损害,对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作者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228.html -
了解详情
走私犯罪的着手提供清晰和明确的标准,即在自贸区走私犯罪过程中,哪一个行为环节可以被认定为逃避海关监管的开始?应该看到,我国刑法理论的传统观点主要通过 标准极不统一。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公布的《关于对海关监管现场查获的走私犯罪案件认定既遂、未遂问题的函》规定对于行为人通过国家设置的海关监管场所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445.html -
了解详情
,即有合谋的心理意思存在。当然只有事前、事中共同参与到犯罪过程中才可理解为有“共谋”,事后参与犯罪的决不能构成共犯。再次,要求“故意。”这里的故意, 。此案例中盗窃电力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但由于刑事立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构成此种犯罪,应该依据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①所以最终不得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56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造成的客观危害一般比个人大,同时共同犯罪中主犯在犯罪过程中的客观作用也比从犯更大。此外实证结果也表明,有立功表现的人会受到相对较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28页。 [1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8年)。 [13]为方便数据分析,按照刑法、《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75.html -
了解详情
P14~25)。另外,香港刑法认为,在进行共同不涉及杀人的犯罪过程中,其中一人在实施过程中杀死了他人,则另一人要视其主观意图来 内地刑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5)。 [4]赵秉志.犯罪主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7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