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书,或者简要说明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被害人参加诉讼的,在被告人陈述后由被害人及其代理人陈述。对于被告人认罪的案件,法庭根据《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有效证据可以证明的案件事实。如果法庭不能当庭做出完整的认证结论的,可以作出部分认证结论:(1)确认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及其证明效力,至于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595.html -
了解详情
庭前证据交换的案件范围规定不明确。如哪些案件需要组织证据交换,哪些不需要,如何组织 等使庭前证据交换随意性很大,不规范。 四是法律效力不明确。 ;在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 通知书时,同时送达举证通知书,指定举证期限;如果原被告双方对于举证期限协商一致,可经人民法 院认可后确定。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2.html -
了解详情
)答辩期10天内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 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等;(4)其他关系到相对人人身权或者重大财产权的案件。 2.授益行政行为的证明标准是实质性证据标准。这一标准主要适用于许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44.html -
了解详情
)答辩期10天内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最高人民法院《若干 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1)叶必丰著:《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李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35.html -
了解详情
的责任。将原告提供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视为举证权利。特别是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行政机关否认受理过申请时如何处理,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原告提供证据 。按照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全部证据和所依所需依据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69.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审前准备活动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1)送达起诉状和答辩状副本;(2)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3)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4) ”的规定,该规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案情比较复杂、证据材料较多的案件,可以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1999年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更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民事、经济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审前准备完全依附于庭审程序,无任何程序法意义上的效力。审判方式改革大潮肇始于民事审判方式而风起云涌,一些地方法院对行政诉讼审前程序进行了尝试 》没有确立举证时限制度,第43条仅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没有规定不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7.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处分,既当事人同时到法院请求法院调解或者在法院立案后,在送达起诉状副本时,征求当事人是否主张答辩期,如果当事人放弃答辩期间,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迅速审理的 案件;(2)有书面合同,合同效力明确,原告只请求被告承担给付义务的或者履行责任合同纠纷的案件。 4.庭前调解的程序和期限。告知程序,当事人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75.html -
了解详情
但尚未进行实体审理。没有受理的案件或者已经进入实体审理的,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2)只能对一审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对于二审法院以及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审 当事人都收到起诉状副本且提交答辩状期间均已届满后,才可对管辖权异议统一作出一个裁定;当事人如不服,可依法提起上诉。 (六)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的裁定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8.html -
了解详情
和快速,提高效率,不得以调解为名而拖延办案。对于当事人不愿意调解、不适合调解的案件以及确实调解不成的案件,应当及时做出裁判,防止因久调不决而造成 ,根据案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调解,不放过任何一个调解机会,以使案件尽可能得到调解。如在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进行送达调;询问被告答辩时进行答辩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