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国家秘密罪和第六十七条适用的徇私枉法罪。从狭义上讲,侵犯专利权犯罪是指在专利权的获取、使用、转让或许可使用过程中,通过故意捏造 警官学院学报,2007( 6).78 [16] 黄祥青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司法认定的几个问题[J].刑事法学,2006(11).34 [17] 马克昌.刑罚通论[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86.html -
了解详情
泄漏国家秘密罪和第六十七条适用的徇私枉法罪。从狭义上讲,侵犯专利权犯罪是指在专利权的获取、使用、转让或许可使用过程中,通过故意捏造 警官学院学报,2007( 6).78 [16] 黄祥青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司法认定的几个问题[J].刑事法学,2006(11).34 [17] 马克昌.刑罚通论[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6.html -
了解详情
专利制度历经百年之后,于1995年WTO成立时生效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确立的目的则是: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的转让与技术的传播,以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的方式 》(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④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540-541页。 ⑤冯晓青:“试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53.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第6 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其效力特点如下: (1)登记是该项权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1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规定将沦为具文。笔者认为,设置股东名册之目的,在于方便公司确认自己的股东。现代公司由于机关分化,使得意思决定机关与业务执行机关发生分离。股东会对外不 以工商变更登记作为股权权属变更的要件具有很充分的理由:其一,在法律上,以登记获得的权利通常以登记形式转移。专利权的转让以转让登记为要件;其二,出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3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规定将沦为具文。笔者认为,设置股东名册之目的,在于方便公司确认自己的股东。现代公司由于机关分化,使得意思决定机关与业务执行机关发生分离。股东会对外不 以工商变更登记作为股权权属变更的要件具有很充分的理由:其一,在法律上,以登记获得的权利通常以登记形式转移。专利权的转让以转让登记为要件;其二,出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94.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但因可能存在持续侵权情形,为保护现专利人免受即发侵害,合同可以约定原专利权人与现专利权人可以共同提起诉讼(该约定必须明确、具体、分专利权转让 适格原告。此种情形因专利转让,使得专利权的主体发生变更,原专利权人不再拥有专利权,现专利权人依法获得专利权,成为专利权人,原专利权人已不具有任何实体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499.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生效主义模式。例如,《日本专利法》第98条规定:下述事项若不进行登记就不发生效力:(1)专利权的转让(因继承及其他一般继承除外)、专利权的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4期。 [3]参见张建文:《俄罗斯知识产权立法法典化的创举:统一技术权制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体,又混淆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债权和质权的客体。使用权、销售权都是专利权的权能,而非专利权的客体。在专利权转让和使用许可合同中,它们 明,知识产权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8.282。 [4] 再论知识产权的概念[J].知识产权,1997,(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05.html -
了解详情
,在理论研究中,有学者使用专利技术的转让而非专利权的转让,[3]也有学者则使用知识产权的利用而非知识产品的利用;[4]在法律实务中,我们看到 前者在《伯尔尼公约》中称作MoralRights,译作精神权利,主要保护作者通过其作品所表达的个性,体现为作者身份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后者在《伯尔尼公约》中称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