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当事人一方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但不能未经劳动争议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仲裁而直接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 委员会的裁决,特别是对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原被告主体地位如何确定。对此问题,最高法院《解释》第9条规定为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1.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理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已发生劳动争议,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确定,从而正确认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是否届满。 关于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理解,原 争议发生之日起。而原劳动部的上述意见却忽视了这一变化。事实上,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方往往是劳动者一方,劳动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01.html -
了解详情
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要件,均不构成商业秘密。二、企业应如何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上述立法规定,根据法律部门的理论将其划分为四类 保密条款、保密合同或者竞业禁止合同约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企业可以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2.html -
了解详情
总数的22.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已连续六年呈下降趋势;非国有企业劳动争议案件76633件,同比上升17.6个百分点,占案件总数的63.8%;个体 起诉。2、二种法律关系所适用的时效期间不同。劳动法律关系发生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是6个月,且不存在中止和中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html -
了解详情
则两者不产生矛盾。但是,没有经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机构出具了工伤认定书,当事人不服时,该如何处理却不无争议。 笔者曾接触过这样 复议。市政府经复议后,认为受害者与该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遂撤销工伤认定,告知受害者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再行工伤认定。受害者只得重新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76.html -
了解详情
(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其遗属依据《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主张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 ,后在诉讼中主张赔偿金如何处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均系基于解除劳动合同这一事实产生,当事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主张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170.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237号)的规定,可纳入我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不作为劳动争议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第一百一十一条:未休年休假工资的申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应从第三个年度的1月1日当天开始计算。但双方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3034.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月,李某工资由 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操作指引】如何理解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378.html -
了解详情
第15、42、47条的规定,假设他一开始便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其争议解决的路径为:仲裁调解仲裁裁决法院一审法院二审法院执行,这是争议解决的最短 ,它不仅有利于保障和稳定劳动法及其争议处理法的独立法律地位,而且有利于保障和巩固企业商事主体的属性不变。 [12]工人有要求加入工会或不加入工会的权利,也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21.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的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人民法院一般按照劳务纠纷来处理, 可以起诉。”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在其支付令被裁定终结后仍应去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而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7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