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同意就可以拒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 二、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变更的误区。 由于缺乏对无固定期限劳动 解除权。只要符合《劳动法》第25条、26条、27条、31条和32条或者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91.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关系,并予以有效执行。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关系、诚信原则及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从诚信原则与劳动关系的基础出发,分析了诚信原则运用在劳动 合同的特征,即主体合法,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时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916.html -
了解详情
为产生了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效力。 2012年6月广东省高级法院、广东省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规定,用人 。第十四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未依法取得就业证件即与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未依法取得就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411.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试用期的法律规定,除了可能要承担双倍工资和成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风险外,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定与劳动者 期限内支付,支付周期为每月支付一次。 (八)、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操作实务及风险防范 1、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要求 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292.html -
了解详情
机动的用人机制,同时,还能避免因调换工作岗位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麻烦。当然,岗位约定也不是越宽泛越好,比如,有的企业将工作岗位约定为 或解除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61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 二、认识误区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一)认识误区 在认识误区当中,由于当前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的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较多,因此比较 的。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我国《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81.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的规定,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在劳动人事管理实务中应尤其注重劳动合同变更的书面化 的解释。但是,企业还是应当顺应劳动合同立法关于劳动合同长期化的趋势,对于符合公司发展理念的核心员工或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情形的员工,企业应当主动与之订立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67.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的内容及其适用情况。 劳动法第19条是关于劳动合同的形式与内容的规定,应是法院认定该案劳动合同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依据;第50条中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 之内。 即使受害人如期领取了工资也不能认为是其对违约方变更工资行为的认可。因为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3.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本条主要就是针对离职竞业禁止。 目前对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主要完善的是《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第十六条: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后,要求将正在履行的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分析】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9.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虽然突破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形式单一性的规定,但是,这种模式仍以书面形式为主,未能解决我国实践中存在大量非书面劳动合同 进一步规定,资产性质发生变化后新成立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变更劳动合同的,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3)原主体未消灭但相关因素发生变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