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 是有害无益的。 第二,没有赋予劳动者对因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的选择权。按照草案的规定,只要是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签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621.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代签、表见代理、双倍工资罚则的立法理念等方面,对他人代签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进行阐释。 2013年4月15日,郭某入职某餐饮公司从事 共和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退而言之,即便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881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很多。其主要的争议点就是在预告期限的起算问题以及预 告期限内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上。现在劳动者形式期预告解除权的方式往往是以辞职报告的形式出现 长的工资和其他损失都无法得到赔偿,这种赔偿标准对劳动者极为不公!在合同法解除合同的场合,经济补偿的重要意义在于补偿 劳动者工作期间的贡献,因此,应根据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30.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采取同态复仇的方式,仅仅因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就否定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以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去侵害侵权人的另一个 但并没有加重劳动者的竞业限制义务。第二种是,司法机关根据劳动者请求,认定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损失。在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已经支付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47.html -
了解详情
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中。实践中大量使用的口头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补偿问题,是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的重大 支付补偿金。但如果雇主违反法定条件或法定程序解雇雇员,且当事人不愿意继续保持劳动关系时,雇主则应向雇员支付补偿金。[2](P387-389)可见,雇主解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44.html -
了解详情
,说到:“我已经工作了1个月,为什么不发给我工资?”要求公司立即支付合同中约定的工资5000元。公司领导说:“你用伪造的学历欺骗了公司,公司完全 提供了法律依据,也避免了一方当事人以个别条款或部分条款无效而主张否定整个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可能性。企业应当避免约定无效条款,对于部分无效的条款可以进行修改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93.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的不平等地位,减少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人身依附性;另一方面应强化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作用,防止用人单位控制权的膨胀,体现劳动法对处于弱者地位 的利益保护都应公平合理;只有合法性和合理性相结合才能构成有效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应当符合下述标准:一是适用竞业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和民法通则的不同规则 首先需要讨论的是,精神病患者A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而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对此的一般的解释是,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51.html -
了解详情
在下文分析)。劳务关系同样也不受劳动法保护。如此一来,许多本质上就应当属于劳动关系的各类关系被当作劳务关系来看待,适用普通民事法律。民法所谓劳务关系是平等 认定为无效,因此导致许多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如何判断没有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的效力?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无书面形式则无效的推理。无书面形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36.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1].这种继续强调身份的规则应当得到改变。劳动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权利主体应当具有普遍性。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窃以为 中明确此项权利有利于劳动者理直气壮地行使该项权利。 (三)劳动合同中强制性条款的法律效力 在《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应当规定用人单位将本单位的格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