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限制其传阅和复制。 3.对涉密人员的管理 商业秘密的保护最重要的还要靠人,因此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 (1)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书后,权利人可以根据处罚决定书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给予赔偿,行政处罚决定书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 第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34.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赔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将商业秘密的保护纳入其中,说明我国大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9]该法在总则第43条规定:“ 行为实施经济惩罚,判令过错加害人向受害方支付惩罚性赔偿金。我国台湾地区借鉴美国的立法经验,将损害赔偿分为惩罚性与补偿性两种,如果侵害人是基于故意,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2.html -
了解详情
达厂,易达厂则利用上述技术信息,在一年多时间里共生产出价值近200万元的125摩托车仪表,获利15万余元。在此案中,上海易达仪表厂因其行为构成了 的社会危害的日益严重,许多国家都扩大了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例如,德国1909年《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雇员故意将由于雇佣关系而向其透露或提供的商业秘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81.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商务、管理、财务或其他性质的秘密知识和经验。1事实上,从当前社会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来看,狭义的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因此,我国采用了 定义、适用主体、领域限制、地域限制、期限、补偿费等作出科学、严谨、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定。此外,应同时修订《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28.html -
了解详情
,或仅对技术类信息保密,忽视了对经营类信息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在宣传公告中没有事先的保密审查,秘密区域不明。保密管理机构没有或设置不合理,没有配备 代码防护和加密防护等六种防护技术。身份鉴别是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登录时的身份识别,防范非授权用户进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访问控制是通过采取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205.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秘密的理论基础是被告违反其与原告之间的信赖关系,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来自于竞争法,而不是财产法。从目前立法的发展来看,财产权说明显占了上风。各国倾向于 性质,将其排除在财产范围之外,不仅在逻辑上行不通,还会挫伤智力成果开发者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市场秩序,影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8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法律法规来同步进行。 1.2刑法保护在我国的刑法中针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中大致内容如下:对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 ,侵权人如果想要对其进行获得的话就需要采取一些高技术的手段才能够得以实现,例如毁坏计算机的安全防护系统;破解计算机密码以及利用木马、病毒等手段来入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5092.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来查询,而由股东支付查阅费用。为了更好地处理股东知情权和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比较好的一种做法是把股东知情权分为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 选任请求权是指股东有正当理由怀疑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章程的重大事实,或者公司经营者严重违反忠实义务与善管义务、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650.html -
了解详情
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要使企业保密措施具体化,就要明确商业秘密的外延。按照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是商业秘密的保护对象的两大分类。 技术信息指处于秘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743.html -
了解详情
已失去保护的意义,因而只能请求赔偿。(三)我国目前对商业秘密的保护1、从保护的法律规范来说,已建立以《以不正当竟争法》为主,以《刑法》、[6 对象等商业秘密有所了解,往往采取假名或匿名交易。7、反诱因条款,主要是制定合理的福利制度和人事出勤制度,以防止其他企业以高薪高福利引诱本公司职工跳槽,以减少秘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64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