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赔偿,还有权向第三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二、对鉴定意见存在异议,该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当事人对 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涉及鉴定的二审案件当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存在异议的案件有1188件,同意重新申请鉴定案件有102件。而在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618.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权批准或者驳回被告人一方提出的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申请。相对而言,申请鉴定的当事人(主要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精神病鉴定基本上不能发挥任何影响,其权利 ,因为外行人士通常会尊重专家的意见。[29] 当涉及生命利益时,不管被告人罪行如何残忍,对其判处死刑都应要求最大限度的可靠性。被告人能否获得独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311.html -
了解详情
专业的问题;第二,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是不是存在争议;第三,鉴定机构能否就此作出鉴定。 二、申请鉴定的时间 法律对重新鉴定的时间没有作出规定,但对申请鉴定的 事项和要求:1、是不是存在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质量问题存在的范围、分布情况如何;2、在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修复方案的鉴定。如果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920.html -
了解详情
有3起案件是由法官在庭审阶段依职权主动启动,有3起案件是由当事人当庭申请重新鉴定被法官允许后启动的。 从各调研地区的统计情况来看,在上海地区调阅的案卷 都无法对其提出异议,法庭庭审过程异变为对鉴定结论的机械确认。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我国实践中法官当庭启动鉴定和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数量极少。 3.鉴定结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6.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专家证人在纠纷解决中权力的上升,对法官审判权的冲击如何?纠纷解决权力的转移以及法官权力削弱的最高限度是什么?法官如何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5.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权赋予了司法机关,当事人只能向司法机关申请鉴定而无权自行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这种鉴定体制有违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对等原则、中立原则 、中立原则;没有规定辩方(被告人)、被害人要求对于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以及补充鉴定、重新鉴定的权利,显然有违程序参与原则、程序理性原则。因此,笔者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63.html -
了解详情
是侦查机关。由于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一权独大,造成其垄断鉴定材料,在当事人想申请鉴定或请求重新鉴定时却无法获得鉴定所需的材料。因此,要解决鉴定中存在 出庭作证,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但关键是控辩双方以及法官如何交叉询问?在庭审中,对鉴定的问题,大家都是门外汉,如果仅仅要求鉴定人出庭,未必解决得了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85.html -
了解详情
重新鉴定。在现实情况中,法官和当事人一般不愿意进行重新鉴定,因为重新鉴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鉴定周期较长。在质证或补充质证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具备专业知识,质证过程多是围绕鉴定程序和资质进行,导致对鉴定的质证流于形式。同时关于如何对追究申请鉴定人和鉴定人的违法责任、鉴定过程监督救济等方面的制度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82.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规则》) 不仅博采众长,而且结合我国的实际对鉴定制度做了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 申请鉴定的期限及逾期后果。《证据规则》虽然明文规定了申请 五个事由,最高法院于2001 年11 月发布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了申请重新鉴定的七个事由,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和冲突自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13.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行使鉴定决定权,公安和检察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令。对于诉讼外或诉讼前的鉴定委托,可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最终为一个目的,即得出一份标准而不致 是很难挽回时,受损的当事人就需要获得补偿。因此完善救济制度极为重要。对于如何完善此救济制度,笔者认为可有两个方面:一是将此项救济纳入国家赔偿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