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进行裁决所依据的事实,都必须通过感官感知、理性判断加以认识,然后才能就推进、中止、终结诉讼进程或者进行实体处理等作出决定或者裁判。没有认识活动的参与,诉讼就不 还是有可能达到错误的结果(一个无罪的人可能被判有罪,一个有罪的人却可能逍遥法外)。他进而指出:犯罪审判的程序也可能不正义即不是一种公平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0.html -
了解详情
]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但是,很显然,国际体系未能有效地阻止、预防或中止对重大义务的违反。安理会受到大国分歧的制约。而联合国大会也没有有效地代安理会发挥 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无定义)。当然,杀人、伤害、强奸、酷刑、非法拘禁等犯罪均被涵盖,此外,各罪罪状也不断扩大。国际犯罪,越来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3.html -
了解详情
里面,我们发现自首和被害过错这两个变量居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了。这应该怎么解释?这说明同一个从宽情节在这个法官面前可能是死缓适用的理由,但是在另一个法官 具有该种情节,犯罪人就会被科处非生命刑,如未满18周岁、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中止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死刑执行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法典第20条第3款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 过当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说法有自相矛盾之嫌。既然前提已经被限定为正当防卫了,其中怎么可能出现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过当行为呢?因此,笼统地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2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