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讲,将其作为介入因素也未尝不可。(2)被害人的不当行为。例如,被害人被人打致轻伤,由于宗教信仰在伤口上涂抹神水,引发丹毒症死亡。(3)被害人的过激 在火车未到达岔口前遭遇山体滑坡,扳道工的失误本身未实现预期的结果,不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实践中类似案件的情况较少。 2.影响犯罪既遂与未遂。对于结果犯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783.html -
了解详情
。 这样处理的确可能导致与故意杀人罪中止的处理不相协调。例如,行为人出于杀人的故意致人轻伤后中止犯罪,对其减轻处罚的结果是在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 》2014年第4期,第76页。 (69)参见单民:《浅析达标排污致损负刑事责任的理论可能性》,《法学杂志》2013年第5期,第24页;郭世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28.html -
了解详情
。在极度的恐惧中,她们会认为,只有杀死对自己施暴的人,才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法律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受暴妇女绝望的反抗?在国外,已经有对受 成员轻伤、重伤、死亡,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造成轻伤而受害者有证据证明的,受害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施暴者伤害罪,受害者要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64.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一致时才能负既遂的刑事责任。如甲要杀乙,却误杀了丙,按此种学说,对乙,甲成立杀人未遂的责任;对丙,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的责任, 、从轻、减轻、免除处罚。 (二)法律论证中应具备的因果观 法律论证的论题应该是什么,从学者的论述来看主要涉及可证立性(justifiability),即无论一般规范还是个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
了解详情
不法侵害时,采取用刀、铁水管伤害对方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致三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人轻伤,其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属防卫过当,其行为已 四被告人在本人和他人及酒店财产受到被害人等人的不法侵害时,被迫用铁水管等工具制止不法侵害,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不应当负刑事责任。尽管该案造成了三死两伤的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0.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乙抢劫5000元致人轻伤后企图逃跑,为抗拒抓捕使用暴力致人重伤,若认为其不成立事后抢劫,就只能以抢劫罪的基本犯( 楷教授的三个结论,都是让仅参与暴力、胁迫行为的人,承担了本不具有因果性的盗窃不法要素的刑事责任。应该说,是有违因果共犯论原理的。不过,未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7.html -
了解详情
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殴打丁,致其左胸第6、7根肋骨骨折。经法医鉴定,丁的伤情为轻伤。 应该说,本案的犯罪情节是比较严重的,犯罪人在外逃期间仍然恶性不改,人身危险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上的压力,迫使其还钱。3、后果并不严重。何×国的伤势经法医鉴定为轻伤。4、负面影响小。“欠债还钱”如“杀人偿命”一样,一直被当作应恪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成为绑架罪主体,从而在总则性规定上否定了绑架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501.html -
了解详情
的限制;第二,违法性与行为人的能力无关,无论是精神异常者,还是未达到法定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所造成的侵害,都在客观上违反了法律,都是违反的侵害,当然 ,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而尚未结束。那么,什么是不法侵害的开始和不法侵害的结束呢?我们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在不法侵害行为着手实施以后,才能实行正当防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5.html -
了解详情
某甲为泄私愤骑自行车撞到某乙身上 , 引起某乙不满 , 打某甲两拳 , 某甲以自己被打为由 , 将某乙打成轻伤。某甲的行为是防卫挑拨。殴斗双方的相到 ,并不是说防卫人就不应该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因而也不能让他对所造成的全部损害都负责任,只能追究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害的刑事责任。因此,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