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显失公平的情形。 2 自愿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协调 确定“显失公平”民事法律行为及其效力,必须把民法自愿原则与公平原则相互协调作为出发点观察。自愿原则 (社会科学版),2013,(3):112-117. [2]李君临.显失公平的法律效果探析--兼评合同撤销权的行使[J].中国证券期货,2013,(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379.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定程序进行,还是适用意思自治(过程自治)原则?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并不仅仅受到自己单方意思的约束,而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意思、群体的意志或者 在决议中的分量是不确定的。如果把意思表示比作吃梨子,那么,单方法律行为意味着“独吃”,合意意味着“合吃”,决议意味着“公吃”,相当于“吃大锅饭”。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694.html -
了解详情
那个关于实践允诺的法则,得到它的约束力的。”[17]由此可见,约定的效力似乎在法律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卡尔·拉伦茨指出:“合同必须得到遵守的原则, 第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20]韩长印:《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21]Robert 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537.html -
了解详情
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 作为。无意识能力的幼年人、疯癫、白痴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②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35.html -
了解详情
/Wolf-Dietrich Walker, Allgemeiner Teil des BGB. 32Auflage Carl Hezmanns Verlag 2008. S. 42~43. [17]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171页。另参见王利明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49.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14-27页。 [5]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6]大陆法系民法理论 ,则是这种认识的立法上的表现。参见王家福主编:《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55页;金平主编:《中国民法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297.html -
了解详情
本质又是什么?它又有什么内涵和外延?还有的学者从符号学的角度认为“法律行为”(Rechtsgeschaft)这个词构成是隐含着严重的瑕疵需要更名(宋炳庸教授 。后来颁布的《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254.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责任。然而问题是,例如,因胁迫的受害人行使撤销权即会就法律上原因的丧失而构成恶意,但这种情况令其负担加重责任则为不妥。 能够对此进行区分,参照PEL/Unj. Enr., B.8-9( pp.93-94)。关于无效法律行为的清算,參照C.61-99(pp.129-152)。关于法国民法修改草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910.html -
了解详情
;[15]违反决议的相应程序将构成决议的程序瑕疵。对于决议的内容,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将构成决议的内容瑕疵,导致其无效或 第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20]韩长印:《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21]Robert 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999.html -
了解详情
,p.49. [20]N. Irti,Ibidem. [21]Cfr. G. Stolfi, Teoria del negozio giuridico, seconda edizione, Padova, 1961.二战后法律行为主观理论的代表斯托尔菲(G. Stolfi)与客观理论的代表贝蒂(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0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