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构成要件行为时分别受到了利用者和教唆者不同程度的行为支配,前者是实现了与直接实施犯罪等价的行为支配,而后者只是被教唆者事实上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教唆者的“操纵”,即使 倒进茶杯,保姆将有毒的茶递给了富有的伯母,侄子属间接正犯。此外,如果直接行为者没有故意,在结果犯情况下,即使幕后操纵者表面上未起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5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责任分析如下。 一、 对几个案例的法理分析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故意违反规定用药量、减少用药量的医疗行为的责任认定 2005年3月19日 中午,因 严重的社会恶果,不能不令人感慨。 三、医务人员间接故意伤害行为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给患者造成人身伤害,轻则侵害的患者的健康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2.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的唯一明知的内容[28].还有个别论者认为,违法性认识和社会危害性认识都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29].如何科学评价上述种种观点?我们认为:第一, 明知必然发生和明知可能发生两种情形,根据本条规定,无法确认是否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认识程度上都包含这两种情形,如果仅从文理解释角度出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倘若将它们与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罪过形式等同看待,以为它们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轻信过失与疏忽过失大体相对应,则大谬不然。在我国刑法中,四种 按照整罪分析的模式,此类要素既然属于盗窃罪客观构成要件的范畴,自然应当同样适用故意的犯意要求,行为人必须对财物数额较大或盗窃次数具有明知。倘若行为人对所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3.html -
了解详情
。依此观点,《刑法》条文中已彻底排除了本罪由间接故意构成的可能性,因而洗钱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1]。 但是,通说对于洗钱罪故意类型 故意或目的等要素,可以根据客观实际情况予以推断(inferred)。这里所指的是运用间接证据或事实推定认定事实的情况[8],与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中所确立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641.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心态发布部门:中国律法网 颁布时间:2014-06-19 17:28:34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由于意志因素的不同,影响和决定了行为人主观恶性以及行为的客观危害 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例如:一些青少年临时故意,动辄行凶,不计后果,捅人一刀即扬长而去并致人死亡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012.html -
了解详情
Tatherrschaft),即他可以通过不实施行为而使得犯罪流于失败,却绝没有直接杀人,自然也不符合杀人罪的构成要件。[22](p592)和主流观点一样,笔者 难如人意,主观理论因此应运而生。按照该理论,客观上是直接者还是间接者并不重要,行为人内心的想法(故意或者利益)才能够决定正犯与共犯。(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764.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防卫过当以发生重大损害结果为要件、防卫过当应当减免刑罚以及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具有同一本质等规定保持协调,而且能够合理地解决假想防卫过当的 的情况中;同时,由于在行为责任原则(Tatschuldprinzip)之下,违法性的降低也会间接影响到责任的程度,故行为人的可非难性也会得到相应的减弱。 现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6.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防卫过当以发生重大损害结果为要件、防卫过当应当减免刑罚以及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具有同一本质等规定保持协调,而且能够合理地解决假想防卫过当的 的情况中;同时,由于在行为责任原则(Tatschuldprinzip)之下,违法性的降低也会间接影响到责任的程度,故行为人的可非难性也会得到相应的减弱。 现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99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认识结果必然发生与认识结果可能发生,对于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具有一定意义。一般认为,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既包括认识结果必然发生,又包括 行为人是否接受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accettazione dirischio),是决定(和限制)可能故意成立的根据。参见〔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