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地风险,但由于刑事责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产生,行政责任对行为人的处罚又往往与其所获得利益不相称,因此,只有推行民事责任制度,允许受害人对不法行为人 权利人负有票据返还责任。 2、已获付款的持票人负有交回票据的责任。付款人对于持票人在付款后有请求交出票据的权利;持票人获得付款后,有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29.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修改相关条款[23]。否则,顾此失彼。 注释: [1]我国《海商法》第79条规定:提单的转让,依照下列规定执行:(一)记名提单:不得转让;(二)指示提单: 而物权等绝对权内容全由法律规定。但是,这并不影响票据权利内容法定性的认识,因为,在票据的权利内容中,基本内容由绝对记载事项和相对记载事项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73.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保证人的签章。 (三)空白票据行为人必须授予他人空白票据补充权 所谓补充权,是指补充票据上欠缺的事项使之成为完全票据的权利。票据作为文义证券,要求出 是说,在我国票据法上,不存在空白背书、空白保证、空白承兑等行为。 第三,可空白的事项仅限于两项:支票金额和支票收款人名称。在实践中,预留出票日和预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51.html -
了解详情
给善意持票人带来损失。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更倾向于后者。总之,在审理票据纠纷案件时,应象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一样,以鼓励交易和流通为宗旨,以保障交易安全 票据是无因证券,一经签发,就产生了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与票据的原因相分离,即无论原因关系有效与否,对于票据权利的效力不发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31.html -
了解详情
、贴现的,因质押、贴现而接受该票据的持票人,原则上也不得主张票据权利。 第五,终结程序。如果在公示催告期间届满后,没有人申报权利,人民法院 涛:《商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62页。 [10] 参见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19条第2款、第20条。 [11] 参见我国《票据法》第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81.html -
了解详情
持有票据为必要,但这仅仅是一个例外,是对丧失票据的权利补救措施,并不意味着票据权利的行使可以不凭票为之。 [8] 范健主编:《商法》(第 》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其中在第106条规定了动产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及其它物权的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 [30] 于莹:《票据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1.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上签章,其目的是为了从伪造的票据上获得非法利益即伪造票据上的票据权利,也就是说,只有为了行使伪造票据的权利才构成票据伪造。 [7]如果伪造者非以行使 ?我国《票据法》对此问题尚无明确规定, [29]我们认为,从票据法理论上来说,在票据遗失或者被盗之后,失票人可以通过通知付款人止付和申请法院运用公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9.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证券上记载权利人之姓名或者名称,后者则未记载任何权利人之姓名或者名称。根据有价证券所表彰权利的性质,可以分为债权有价证券、物权有价证券与社权有价证券。前者所表彰权利为 ,也要以该文义为准,而不能以当事人的意思等来确定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一点与民法的规定有所不同,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善意持票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64.html -
了解详情
无对价抗辩与恶意抗辩可同置于我国《票据法》第13条但书之中予以规定。【关键词】票据;无对价抗辩;恶意抗辩;善意取得【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一、问题的 B的手中;接着A、B之间原因关系解除,票据的权利再由B返回到A的手中,所以,最后的结果表现为A是票据的权利人,C是无权利人,当无权利人C向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66.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三者均是提示流通证券,票据的持票人要想行使其票据的权利时,均必须对票据进行付款的提示,票据债务人才能得知票据的内容而加以履行;同时,三者的 人,票据债务人单一,相对而言,其信用程度较低,流通安全也有一定影响。我国目前票据立法仅限于银行本票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因此,本票中也适用汇票中有关保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