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育相结合,依靠专门机关与贯彻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政策。正确适应缓刑制度,不仅能够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利用社会力量鼓励犯人改过自新,节约司法资源 或基层组织的意见,而其是否愿意接受履行考察职责,往往可以决定对犯罪人是否适应缓刑,这有悖法律的原意,也有悖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目前,我国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7.html -
了解详情
处于无人监督的状况。 3、现行的监督考察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缓刑犯考察工作的需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情况,被害人的个人特征,被害人对犯罪人的态度;⑷如果对犯罪人适用缓刑放在社会上考察,其面临的生活状况、就业状况;⑸量刑建议,说明是否可以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1.html -
了解详情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缓刑只规定刑罚确定的强制内容怎么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执行,而不规定 。 四是有关部门疏于监督。检察机关的一些法官思想松懈,有时虽对一审法院适用缓刑的案件认为不妥,但顾虑抗诉后法院能否改判。若认为没有改判可能或可能性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延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刑罚的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刑罚执行方法。首先,缓刑不是一种刑罚,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惩罚犯罪以国家名义强制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 。而现行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因而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同时,将当事人是否有悔改表现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26.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国家形式上的刑罚博爱、经济、公平之思想更具现实性和合理性,同时也防止了缓刑的滥用。当前西方国家的监狱普遍面临着人满为患、经费日趋庞大的难题,为了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5.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不统一的后果,有悖于该条款的立法本意。(2)立法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要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但是如何认定悔罪表现却不明确。据此, 的人产生悔罪心理基础比较好。所以悔罪心理与平时表现能够结合一致,就可以适用缓刑。(2)未成年人。因为未成年罪犯中大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4.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资料交与其户口所在地司法局,完成社区矫正手续衔接后,由司法局对被判处缓刑的少年犯进行监管。如果出现法院与司法局手续衔接不及时、不完备,或者交付 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作为北京市法院系统审理此类案件的一个缩影,借以说明少年缓刑犯的再犯问题。 [2] 美国2001年被判刑的被告人中,有74%被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7.html -
了解详情
讲,就是关于犯罪的各种事实情况。作为判断行为人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从而决定缓刑适用的犯罪情节,笔者认为,应以直接反应犯罪行为客观危害情况的各种事实 社会的客观标准。 2、悔罪表现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主观标准 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时,还要注意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罪犯的认罪及悔罪表现,反映了被告人归案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方法较为妥当:(1)严格执行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缓刑犯的司法程序,由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等手续送达县或市级 ,人民法院是国家唯一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有责任运用审判职能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缓刑犯帮教考察正是运用法律手段对挽救失足者、改造违法犯罪的具体表现。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5.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条件一一列举出来的主张,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种主张不切实际,理由是,缓刑适用实质条件是由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犯罪人个人情状三方面的条件合成的, 情节、悔罪表现以及个人情况,足以令人相信犯罪人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法院决定是否宣告,各种从宽情节、悔罪表现,以及犯罪人的性格特征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