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道”即当事人事实上知道并承认其知道:“理应知道”即在当事人自称不知道特定国际商事惯例时,依客观情况判断其是否应该知道。那么,如何认定当事人“理应知道 一个合理性标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代表团在草拟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外交会议上曾提出一个建议,即只有合理的惯例才能拘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8.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也对成员国的私人的利益产生影响。例如,什么样的投资者可以与担保机构签订保险合同;在哪些国家的投资可以申请担保机构承保;什么样的风险可以投保;投保人在什么 这类条约的后果,主要是使得私人承受条约所创设的规范的约束。例如,制定《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目的不在于为国家创设规范,而是为私人的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1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某种行为或者独立对他人的数据电文或者行为作出回应的计算机程序或其他电子手段。合同可以由自动电文系统和自然人间的交互动作或自动电文系统之间的交互动作订立[21] 3条。 [8]有关详细论述参见何其生:《〈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评析兼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电子商务示范法〉比较》,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1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9条规定:(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 减少贸易成本,实现财富最大化,是一个理性人应有的选择。 二、条文具体解读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条文通常由于其思维方式、表述方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所以正确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70.html -
了解详情
)在上述两项公约基础上,于1978年完成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 CISG)草案,并于1980年3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295.html -
了解详情
)在上述两项公约基础上,于1978年完成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简称 CISG)草案,并于1980年3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6.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OTRAL)在上述两项公约基础上,于1978年完成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ContractfortheInternationalSaleofGoods,简称CISG)草案,并于1980年3月10日在维也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5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正在不断地做出回应。这种回应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 国际商法统一进程的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人 的交易的增多。为了 1974年制订的《国际货物销售时效期限公约》、1980年制订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78年制订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1980年制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86.html -
了解详情
将在收到A公司后续供货后再支付到期货款;而如果A公司拒绝继续执行合同,该笔货款将被用来弥补因A公司违约而造成的损失。A公司 ] 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 葛云松.期前违约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49.html -
了解详情
、1974年制订的《国际货物销售时效期限公约》、1980年制订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78年制订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1980年制订的 ,任何一方都无法向他方提出确定的权利主张。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通过联合国大会这样的机构使得发达国家就普惠制承担确定的义务的话,我们当然也就无法期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