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听资料作为证据作了明确规定,为审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审判实践中,对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各地做法不一,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审查判断视听资料:一 被录音人的谈话是自愿讲出的,还是在受到威胁的情况被迫讲出的。对于录像资料则要查明,被录像人的各种行为是否是在受到威逼或胁迫的情况下作出的。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3.html -
了解详情
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尽管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有着不同意见,2号批复在审判 (这与汉语言文字的多义性以及外延模糊性有关)。如果在非公共场合私录的视听资料均能作为证据使用,我们就必须时时处处提防他人私录,否则言行稍有不慎,就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16.html -
了解详情
几年审判实践的效果来看,采用这种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无异于在事实上排除了视听资料作为一种证据类型的存在价值。因为实践中一方当事人同意对方当事人录制其谈话 为绝对禁止和消解违法两种观点。前者如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除非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侵害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4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尽管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有着不同意见,2号批复在审判 (这与汉语言文字的多义性以及外延模糊性有关)。如果在非公共场合私录的视听资料均能作为证据使用,我们就必须时时处处提防他人私录,否则言行稍有不慎,就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后来是有限承认,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 就是必须要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作为证人或者以其他证据证明该行为。二、视听资料是以合法手段取得的,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645.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从采集行为的目的是否合法进行判断,出于合法目的设置的录音录像形成的视听资料,具有合法性。三是从采集行为是否危害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 其他证据综合考虑,运用逻辑方法,确定有优势的证据,最终认定事实。当事人对于视听资料真实性存有异议,需要提醒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方法甄别真假,并且告知当事人不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6.html -
了解详情
应完整、连续,重要的信息不但不能遗漏还要清晰准确。尤其对于初次使用视听取证设备的人员,应先记录一段画面或语言,自己回放检验,看看 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法治论丛) ,2015( 1) . [3]伍志锐。 论视听资料的审查与认定[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 3) . [4]麻爱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367.html -
了解详情
。它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精密度高、动作形态具有连续性等特点。因此,运用视听技术获取贿赂犯罪分子反侦查活动的再生证据,可以扭转取证、定案难甚至是骑虎难下的 ,帮其权衡利弊,一边监控其行踪,活动,极力获取三者之间反侦查活动的视听资料,促成案件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5、行贿人已供认行贿事实,受贿人被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506.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协议。 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包括如下7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以窃听方式取得的录音资料,就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三是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789.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的情况。[15]可见,数据电文不应该等同于电子证据,更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视听资料。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 简单功能,要生成一个固定内容,必须借助与电子计算机等设备,故其生成的影像资料应视为电子证据。现在再考察检察、公安机关广泛使用的多媒体示证方式,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