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核程序存在的一系列法律和实践缺陷,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应确立的目标,贯彻的原则,面临的难题,死刑复核权全面收回最高人民法院后如何调整和加强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 刑事法杂志》1997年第3期。 [16] 参见赵秉志、于志刚: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9.html -
了解详情
所表明的应受谴责性程度来量定刑罚才是正当的,宣告刑应当与罪行中体现的责任相适应。目的刑论则认为,量刑根据是预防,根据犯罪人的危险性格所量定的 正常情况并由客观事实所证明的人身危险性,将之作为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运用必须受到刑事责任的制约。由刑事责任的横向结构所决定,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1.html -
了解详情
配置、具体刑罚裁量与执行上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二)有效实现刑罚目的是完善刑罚体系的终极追求目标 在刑罚论中,刑罚目的是最重要的 刑法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4]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志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09.html -
了解详情
配置、具体刑罚裁量与执行上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二)有效实现刑罚目的是完善刑罚体系的终极追求目标 在刑罚论中,刑罚目的是最重要的 刑法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4]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志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60.html -
了解详情
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同时作为设置法定刑罚幅度的依据和标准,才能设置出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有正当的道义和伦理基础的合理的法定刑罚幅度。如果片面强调社会 甚至上千万。⑥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问题由来已久,但最终是废除论战胜了保留论,现实中许多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就是明证。而我们国家却在修改刑法时大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8.html -
了解详情
罪责刑对称与司法上的罪责刑相适应,是各国刑事立法、司法及刑法理论研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早在数百年前,贝卡里亚就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 ,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立法措施加以解决。具体而言,应当基于维护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贯彻罪责刑对称关系,合理地使用刑法典第63条第2款规定的特定减轻处罚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4.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理依据何在,如何协调这一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保护受害人权益论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该原则在具体刑事司法实践中运作的现状 不能混同角色定位。体现在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二审案件中,法院依据控审分离原则专司裁判事宜,对一审重罪轻判的案件不宜代行检察院的控诉职能从而加重处罚。上诉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3.html -
了解详情
性原则。这一原则早在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就已论及,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就曾说过:法律的用语,对每一个人要能唤起同样的观念。又 外,至于多判几年或少判几年往往认为无关重要而不纠正。这种情况不利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贯彻。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对此特别关注,多次讲话和召开会议,要求改变观念,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程度相契合,即使存在减轻处罚的情节也不应例外。所以,本文试图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逻辑支点,对我国减轻处罚规则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偏误予以匡正,对司法 法治》(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0页。 ⒀胡承武:论减轻处罚的适用困境及其对策,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⒁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58.html -
了解详情
内,根据法定的量刑评价方法去量刑,则由法官运用其自由裁量权,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框架内去实现。在没有实现量刑法定化的前提下,就过于依赖法官 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1. {14}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6.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