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有“公安机关已受理的案件,不论是人民法院依法移送的还是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人民法院依法均不能再直接从公安机关受理作为自诉 、“六部门规定”第4条所列的八类自诉案件,其前提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轻微伤刑事案件”。换言之,如果被害人没有证据证明时,则不能成为自诉案件,人民法院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2.html -
了解详情
从法定刑的配置轻重来看,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刑事责任,即使只是造成被绑架人轻微伤或者轻伤(在视为‘情节较轻’的前提下),仍然不会比过失致人死亡的轻 人”的社会危害性并被配置法定刑“处死刑”的基点是在于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危险性,还是在于杀害被绑架人的结果实害性,就决定着“杀害被绑架人”是“加重情节”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2.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为其他积极参加者时,首先应看行为人对参与的聚众斗殴活动是自己主动要求参加的,还是经他人邀请或要求而参加的。如果是前者,就表明其对参与聚众斗殴活动具有一定的 的情形:聚众斗殴一次,犯罪情节一般的,一般将一年作为量刑起点,增加一人轻微伤、轻伤的,会增加相应的刑罚量。2、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988.html -
了解详情
而又不直接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等人身安全的情形是相当少的,无论是从现在,还是从将来的刑事立法中,都没有必要对此规定进一步细化。因而,无限防卫权必须在存在 关于行凶的明确指向。笔者认为:首先,行凶不能简单仅指故意伤害,伤害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重伤致死,对所有的伤害均适用无限防卫权,明显有悖立法原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2.html -
了解详情
罪系典型的纯过失犯,本案之所以产生争议,原因就在于没有首先确认被告人系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因此只要在主观上进行了确认,案件也就得到了定性,而可以肯定的 、小脑均无出血,由此可以判断被害人虽然头部着地,但所受伤害为表皮轻微伤,不构成轻伤后果,也非致命伤。这表明被告人对被害人无刑法上的伤害故意。在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4455.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的,则属于过限行为。因此,明确共同犯罪故意的内涵对判断行为是过限行为还是共同犯罪行为非常关键。共同犯意必须形成于实行行为实施之前或实行中,但不可能形成于 ,致其重伤。由于甲乙双方事先只对犯罪存在大概模糊的约定,因此无论造成轻微伤、轻伤、重伤、甚至伤害致死,均在约定的范围内,符合各共同犯罪人的意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57.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故意,即从客观到主观。至于聚众斗殴的动机、起因,是出于新仇旧恨、为哥儿们出气、还是显示权势争霸一方抑或简单的口角,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4、主体要件:本罪 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聚众斗殴致人轻微伤、轻伤的,定聚众斗殴罪;致人重伤、死亡的,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0552.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罪主体有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构成重伤的和十六周岁以上构成轻伤以上的两类,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 解释,好像都有点道理,那究竟是“是“寻衅滋事”还是“故意伤害”?估计公检法很难突破固定思维,因为如果定故意伤害,被害人只是轻微伤,那就要不予起诉。既然事情做那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011.html -
了解详情
以法益受侵害或者受威胁的程度为中心。对于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轻伤结果或者导致他人自杀的,使用凶器追逐、拦截他人的,多次追逐、拦截 是否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重要资料。例如,行为人是在公共活动开始时起哄闹事,还是在公共活动结束时起哄闹事,行为是导致公共场所的少数人不能从事正常活动,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735.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受伤人所受伤害的程度进行专业判断的一种鉴定。其鉴定结论一般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三种,是用来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之一。二、律师说法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伤情鉴定结论是追究侵害人治安处罚的行政责任还是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以及与量刑有关的客观要件之一。而追究侵害人治安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7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