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规定的“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之权利、《教育法》第29条规定的“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接受监督”之义务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作出简要但明确的解释,就可以避免所谓 原来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确没有明文规定,而《民法通则》却有可参照的规则,即第140条:“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6.html -
了解详情
原来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确没有明文规定,而《民法通则》却有可参照的规则,即第140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页110。[19]例如,《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以下一系列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5.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却不厌其详。再如,《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部分仅9条13款,而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军《把握21世纪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一文,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140-142页。 [19]引自吕岩峰《论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一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规定,再审的客体既包括判决,又包括裁定。这样的规定是只得商榷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规定,明确适用于裁定的有10项。除此之外,在实践 以现实的态度来对待程序正义,就可以发现追求和实现程序正义的最佳途径,就是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实际上是否违反程序正义的认定就转化或具体化为对违反民事诉讼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3.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问题:首先,隐私权不同于名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实行)》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捏造事实 充满未知数的新型社会关系。在法律保障方面也更显得稳重。《欧盟资料保护指令》第25条规定:有关跨国资料传输时,个人资料不可以被传输到欧盟以外的国家,除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3.html -
了解详情
与决定再审后的民事判决书案号无法区分,也与《纪要》规定不一致。3、关于民事再审裁定书中的内容存在表述不规范的问题。申请再审人(即原审当事人)对 民事诉讼程序方面解决的问题,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第(3)项之规定,作出“驳回当事人的起诉”的民事裁定书,不应适用民事判决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html -
了解详情
又陆续颁行了与侵权法有关的若干法律法规,其中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中华人民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29]“民法通则意见”在其第140条中进一步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7.html -
了解详情
,不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范围。 [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项目资助经费要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5]140号);后者如司法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96.html -
了解详情
负担减轻,简化判决书,加速诉讼。日本民诉法尽管不采用缺席判决主义,但第140条“拟制自认”在实务中往往被视为缺席判决主义的条款。地方法院每年35—40% 。”第131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这三个法条构成了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基本内容。(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8.html -
了解详情
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而这一原则也应贯彻到刑事诉讼的活动中。从刑事程序规定来看,尽管现行刑诉法第186条规定“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 上诉权。由于此案符合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2款、124条、126条、127条、138条、140条第3款、168条、196条的规定,被告人崔某接到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