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以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并且在第10条规定辩方未履行疑点提出责任的 》(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23页。 [8]我国刑事诉讼如果基于非法证据这种程序性疑点,在现阶段做到罪疑从轻已经相当不错,罪疑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49.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在法庭出示才能采纳的规定相冲突。当然,配套的规则远非如此简单,在起诉书副本的送达方式,法庭开庭阶段的诉权交待,被告人基本情况的查证、判决书的制作 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充分利用法律规定给予的条件和赋予的权力,律师积极介入刑事诉讼既可以通过向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其正确理解法律规定,认清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1.html -
了解详情
操作性违法,如侦查人员违反规定单人取证。长期以来,刑讯逼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刑事诉讼活动,成为一个屡禁不止的制度性难题,并且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 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调查。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90.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是我国立法中确立的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 从相关司法解释来看,《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79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 证明的程度一共分为九等,其中第五等是合理根据,适用于提起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以及签发令状,无证逮捕、搜查和扣押,撤销缓刑和假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6.html -
了解详情
罪方面的交易,二是关于判刑方面的交易。在前一种交易程序中,检察官可以将起诉书中记载得多项罪状撤销其中一项或多项,以促使被告人对其余控罪做出有罪 。因此,对程序经济的追求不可能也不应该以牺牲程序的正义为代价。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需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合理的制度和原则,但是也决不能照抄照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90.html -
了解详情
) 公正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性或含义。刑事诉讼中的公正有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双重意义。 证据开示在保障实体公正方面 在开庭之前形成预断,把原来移送全部案卷由法官进行实体审查改为程序性审查。只要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99.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初审以后才得到的证据以及初审时决定不使用的证据。刑事法院不得修改起诉书,也不得撤销治安法院对起诉书的修改。在仅仅不服判刑而提出的上诉案件中,二审时 用于强迫下级裁判机构履行其职责;禁制令用于防止下级裁判机构违法或者越权。在刑事诉讼中,申请高等法院签发特别命令是案件陈述式上诉方式的有益补充,不服治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50.html -
了解详情
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作准备。” 刑事诉讼是一个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各项诉讼制度设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尽量拉近程序参与者对案件事实 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的,公诉部门应当将不起诉书副本连同案件审查材料报送上一级检察机关备案。上级检察机关发现下级检察机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大势,而实质归于合法化类型的效益化价值也日益引起重视。追求客观真实的传统刑事诉讼理念渊源于对认识论的误读。认识论主要包括可知论和实践论。一方面,可知 主张借鉴“起诉状一本主义”,即控方起诉时只能依法向法院提交具有法定格式的起诉书,表明控诉主张,而不得同时移送有可能使法官对案件产生预断的其它文书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3.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意义。1?建立证据展示制度,有利于保障控辩平衡,实现司法公正。在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指控犯罪,其具有更充分的条件收集证据,而且其 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为了强化庭审的中心地位,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仅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根据刑诉法第36条,律师介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2.html -
了解详情